中國2019年將擴大減稅規模
2018/12/24
中國領導層12月21日結束了確定2019年經濟運作方針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議表示「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提出了通過積極財政來擴大內需的方針。此外,貨幣政策也計劃保持略微寬鬆。在中美貿易戰導致經濟下行壓力加強的背景下,中國彰顯出將重點放在支撐經濟上的姿態。
會議於19~21日召開。預計在美國對華懲罰性關稅的影響全面顯現的2019年,中國經濟將出現減速。會議針對中國經濟的現狀坦率地承認,「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中國政府將於明年3月公佈2019年的經濟增長率目標值,但很多觀點認為,將較2018年的「6.5%左右」有所下調。
![]() |
中國將擴大基礎設施投資等(照片為江蘇蘇州的工地) |
會議針對財政政策表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與去年會議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相比大幅加強了表述。會議明確表示減稅和降費規模將超過2018年的約1.3萬億元。此外還表示「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鐵路和公路等基礎設施投資領域的地方債也將比2018年的1.35萬億元增加。
會議針對貨幣政策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從去年的「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這一表述中刪掉了「中性」。這是自中國以下調基準利率為核心實行大規模貨幣寬鬆的2015年以來首次刪除「中性」的表述,在貨幣政策上也提出了顧及經濟的方針。
令人關注的是會議沒有提及人民幣。去年提出「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此次是中國人民銀行(央行)下調成為人民幣匯率大致基準的中間價的2015年以來,首次沒有提及人民幣。2018年夏季以後人民幣貶值壓力提高,或將引發市場的猜測。
關於房地産,會議時隔2年重新使用「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的表述。可能意在打消「將放鬆大城市房地産限購」(野村證券)這一市場猜測。
意識到2019年年初起全面啟動的中美經貿磋商的表述突出。會議表示「穩妥應對中美經貿摩擦」,提出「要落實阿根廷中美元首會晤共識,推進中美經貿磋商」。
會議提出「保護外商在華合法權益特別是智慧財産權,允許更多領域實行獨資經營。要擴大進出口貿易,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削減進口環節制度性成本」等。
另一方面,會議強調,「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要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一位商務部相關人士解釋稱,「其含義是穩步推進(美國批評的高科技産業政策)‘中國製造2025’」。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