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産迅速恢復,工業生産時隔4個月轉增
2020/05/15
中國國家統計局5月15日發佈的2020年4月主要經濟統計數據顯示,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月增長3.9%。這是自2019年12月以來,時隔4個月首次高於上年同月水準。半導體和個人電腦的復甦拉動了整體增長。中國擺脫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打擊,生産正在迅速恢復。
![]() |
在組裝液晶面板的工人(4月13日,中國陜西省,kyodo)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月比上年同期減少13.5%,自有統計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但3月降幅縮小至1.1%。4月大幅高於市場預期的平均值(增長1.5%)。
從産量來看,4月汽車、鋼材和水泥等均超過上年同月水準。由於中國政府的經濟刺激舉措,公共項目相繼開工是原因之一。
![]() |
對於今後的生産恢復來説,需求不足或成為障礙。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調查顯示,很多製造業企業回答「新增訂單不足」。由於在需求疲軟的情況下增産,很多工業材料降價,4月的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創出4年來最大降幅。5月以後出口也可能下滑,或將成為工業生産的絆腳石。
另一方面,同時發佈的包括超市、百貨商場和電商(EC)等銷售額在內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月比上年同月減少7.5%。雖然降幅相比3月(減少15.8%)有所收窄,但依然為同比減少。「宅家消費」推動食品和飲料等的銷售保持強勁。餐廳的營業收入則下滑31%,復甦遲緩。
辦公樓和工廠建設等固定資産投資1~4月累計比上年同期減少10.3%。降幅較1~3月(減少16.1%)縮小。體現出中國正在政府主導下加快大型工程的重啟。道路和機場等基礎設施投資1~4月減少11.8%,降幅較1~3月(減少19.7%)縮小。另一方面,由於利潤萎縮和出口的未來不確定性,製造業的投資1~4月減少18.8%,降幅依然較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