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6月24日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商業銀行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刪除了貸款餘額與存款餘額比例不得超過75%的規定。此舉將擴大政府部門和銀行在貸款方面的自由裁量空間,並使資金更容易流向中小企業和農業等。中國政府意在以此刺激減速的經濟,同時應對不斷要求中國放寬金融限制的美國的壓力。
《商業銀行法修正案(草案)》將在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之後頒佈施行,具體時間尚不確定。
中國政府之所以決定取消存貸款餘額比限制,是為了進一步支撐持續減速的經濟。由於中國政府一直嚴格監管銀行的貸款量,因此存在即使推行貨幣寬鬆,資金也難以流向中小企業等弊端。此外,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正在華盛頓舉行,中國此時作出該決定,存在希望以此凸顯致力於金融自由化的姿態。
此前中國實行將銀行貸款餘額控制在存款餘額75%以下的限制,因此即使貨幣寬鬆帶來貸款利率下降,銀行也很難大幅擴大對企業貸款。同時,當局一直管理利率水準本身,這導致銀行一直不願積極向風險較高的中小企業和新興企業等貸款,放貸偏重於大型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的投資項目。
2014年秋季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央行)一直在推出貨幣寬鬆,曾3次降息。但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貸款難問題仍未緩解,對政府的批評也在加強。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的中小企業轉為通過理財産品籌集資金,結果導致了處在當局監管之外的「影子銀行」日趨膨脹。
中國政府希望通過放寬貸款限制來支援企業貸款,以穩定經濟。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有可能低於政府提出的7%的目標。在放寬貸款限制的同時,中國政府還決定成立將保險公司資金用於基礎設施投資的3千億元規模的基金,這強烈顯示出希望推出一籃子經濟刺激舉措的政府態度。
中國政府還意識到了6月23~24日在華盛頓舉行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美國財政部長雅各·盧23日表示,「(中國)應推進金融改革,加強對新興中小和民營企業的貸款,以促進將來的增長」,敦促中國採取實現金融自由化的進一步舉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國總局 大越匡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