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穩步走向海洋強國
2018/02/26
確保繞過從中東運輸原油之際通過的要地「麻六甲海峽」的努力也正在取得進展。麻六甲海峽是連接印度洋和南海的最短航線,寬約70公里,平均水深約為25米,水深較淺。據稱中國方面始終存在強烈的危機感,即一旦發生緊急事態,美國潛艇等將封鎖海峽。
![]() |
nn |
中國以近2億美元支援建設的巴基斯坦瓜德爾港( Gwadar Port ),2015年獲得了43年的使用權。計劃通過管線和鐵路將該港和中國西北部連起來。此外,在中國主導開發的緬甸西岸的皎漂(Kyaukphyu)地區,與兩國接壤的雲南省相接的近800公里管線將開通。其意圖是不通過容易受第三國干擾的麻六甲海峽,直接向中國大陸輸送原油。
日本防衛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官山口信治指出,「正以民間利用的名義取得港口的管理權,在非常時期,中國軍隊有可能作為軍港加以利用」。認為包括轉為軍用在內,海外港口將對中國的中長期防衛戰略構成補充。
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的項目主管宮家邦彥指出,中國積極擴大海洋勢力,猶如是「希望克服(1840年開始的)鴉片戰爭後遭列強侵略的歷史的心靈創傷」。而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中國看起來正在挑戰二戰後的國際秩序。
「雖然可以歸結為已過去的世紀的現象,但強國之間的競爭已經重來」,掌握海洋霸權的美國在去年12月發佈的國家安全戰略中,考慮到過去列強參與的帝國主義性的領土擴張競爭,宣佈利用經濟和軍事力量封鎖中國和俄羅斯。以海洋為舞臺的中美的對峙將逐漸加強,世界其他國家難以置身事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上 尚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