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緩解嚴重的交通擁堵和大氣污染問題,中國的城市正在大力發展路面有軌電車。特別是對於債務規模不斷擴大的中國地方政府而言,軌道大致和街道路面持平,主要在路面行駛的有軌電車(LRT)相比地鐵造價低廉,具有優勢。中國計劃中的有軌電車總里程超4000公里,達到了現有里程的40倍。
 |
大連正在運作的有軌電車 |
廣東省深圳市的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於2013年12月27日開工。工程在深圳市中心的龍華新區進行,計劃2014年開通。當地工廠、住房密集,人口不斷增加。目前的計劃是建設3條線有軌電車線路,總計里程51公里。當地政府稱這一措施有助於緩解因私家車增加而導致的交通擁堵。
廣州、佛山、珠海等市也已開始建設有軌電車。廣東省作為世界性的製造業聚集地,人口超過1億。在廣東中部的廣州、深圳等地,上下班時段的交通擁堵非常嚴重。因此,廣州市從2012年7月開始實施限牌政策,抑制汽車銷售。
在上海和遼寧省的瀋陽、大連等城市,已有正在運營的有軌電車線路。現在中國的有軌電車總里程約為100公里,與超過2000公里的地鐵相比,規模很小。但是,據新華社報導稱,中國已規劃了數百條有軌電車線路,里程超過4000公里,其中截至2020年將建設2000公里以上。
中山大學的袁奇峰教授指出,地鐵是緩解交通擁堵的公共交通的主力,但是,地鐵每公里的造價達4~5億元,與之相比有軌電車的建設費低很多。深圳市方面也認為,因為不需要像地鐵一樣挖掘隧道和建設車站等大規模工程,有軌電車的建設費只需地鐵的五分之一。
中國政府此前公佈,截至2013年6月末地方政府的直接間接債務超過17萬8909億元。比上次統計的2010年末數字增長70%。因基礎設施等原因,地方政府危機加劇。部分城市因資金不足導致地鐵工程停滯,也因此對建設成本低、工期短的有軌電車的期待不斷增加。
將來的有軌電車的車輛將主要由「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製造。中國南車2012年與西門子簽署了授權協議,從西門子引進了先進的技術。西門子的産品被歐洲很多國家採用。中國北車正努力開拓海外市場,包括向土耳其出口車輛等。
在中國,私家車等汽車的需求十分旺盛。2013年的新汽車銷量超過2000萬輛。已經習慣於便利的私家車的市民,能否與各地政府預想的一樣乘坐有軌電車出行呢?留給將來的仍是疑問。
(桑原健 廣州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