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主要城市面臨著嚴重的缺水問題。在水資源不足的背景下,工廠的水需求卻不斷擴大,此外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洗車場和高爾夫球場等大量用水的服務業也快速成長。每人平均水資源量與中東國家相倣的北京市已開始「驅逐」用水大戶的水泥工廠等,中國政府要求全國提高自來水價格。日本飲料企業等進駐中國的企業也開始加緊削減用水量。
|
在生産「哈爾濱啤酒」的百威英博的佛山工廠內,員工在清洗啤酒瓶(廣東省) |
中國國家發改委1月上旬提出2015年底之前在城市原則上全面引入居民階梯水價制度,將用水量最多的5%的家庭超過一定量部分的水價將提高至3倍。
中國水利統計年鑑顯示,2011年北京的每人平均水資源量為134立方米,天津為116立方米。北方城市缺水情況尤其突出。和聯合國統計的數據比較發現,與中東的約旦(145立方米)和北非的利比亞(108立方米)屬於同等「乾旱」程度。
2012年、13年也一直呈缺水狀態,北京市已開始關閉用水量大的工廠。13年向造紙、水泥等24家工廠共支付了2829萬元的賠償金,使這些企業停産。
進駐中國的外國企業也開始加緊採取應對措施。每天使用1000噸水、生産「Super Dry」等品牌的朝日集團控股公司的中國合資企業北京朝日將洗完新瓶子的水用於清洗回收的瓶子。該公司每個月都會檢查有沒有哪個地方用水量出現激增,防止眼睛看不到的漏水情況發生。
運營「百威」品牌的全球最大的啤酒廠商比利時百威英博將與美國通用電氣(GE)展開合作。在中國30多個生産基地將啤酒瓶清洗機的噴口縮小,從而大幅削減用水量。
除了人口不斷流向城市地區外,致使用水量激增的另一個原因是用水量大的服務業不斷擴大。2010年北京的公共浴場數量從1989年時的39家驟增至3千多家。市內70個高爾夫球場的年用水量達4千萬立方米。
據《新京報》報道,北京市的年用水量為36億立方米,而水資源量則僅為21億立方米裏,存在15億立方米的缺口。
健康的飲用水不足直接影響到市民的身體健康,過度抽取地下水很可能引發耕地沙化等不可逆轉的災害。
南水北調也困惑
作為緩解中國北方城市慢性缺水狀況的「殺手劍」,中國政府寄希望於「南水北調」。計劃斥資6萬億日元,建設「東部」、「中央」和「西部」三條線路,將大量的水輸送到北方城市。但是,由於建設費用龐大,如果取水地降雨量不足,很可能演變成地方城市之間的水源爭奪戰。
去年11月東線開通。在過去2個月時間裏累計從江蘇省輸送了3400萬立方米用水到山東省。2014年9月中央線路將開通,屆時每年將輸送相當於北京年用水量4分之1的10.5億立方米用水。
不過據推算,降雨量多的年份可輸送16億立方米,少雨的年份可輸送8億立方米,輸送量不均衡。近年來,南方地區的降雨量呈減少趨勢,如果降雨量過少無法送水,將束手無策。
據《商業週刊》報道,作為中央線路水源的湖北丹江口水庫,附近5條河川未經處理的産業廢水也流入其中,這樣下去很可能成為巨大的污水輸送工程。
如果國內主要河川的水源不足,從跨國境的國際河川取水成為選項。有人提議從發源於青藏高原、流入印度的雅魯藏布江分流,在缺水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開鑿運河。對此印度表示強烈反對,認為這很可能導致流入該國農業地帶的水量出現減少。
位於湄公河流域的東南亞國家也對上流中國的動作十分敏感,從國際河流引水很可能成為外交上的火種。
(森安健 大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