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米蒂奇:歐巴馬須證明其重視亞洲
(2014/04/25)
-

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蒂奇:毫無疑問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適用於《日美安保條約》。如果相關島嶼遭到攻擊時,美國不採取行動援助日本,日美同盟體制還如何維繫下去?
-
日企需要加強對無激情員工的有效教育
(2014/04/25)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有一年我去中國國內的某市考察,其中有一項內容是考察當地一家生産空調的日本企業,在此不妨把這家企業叫做H工廠。H工廠因為工廠長等1,2把手不在,就由主管財務的公司3把手來接待我。
-
那個地方,仍在這裡
(2014/04/24)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朋友説,他去日本的方法,不是旅遊,只是打卡。打卡,不在臉書,是在心中。
-
福田康夫:靠官員和民間已無法修復關係
(2014/04/24)
-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離任後已近20次訪問中國,頻繁參加博鰲論壇等官方和民間活動,日前福田康夫接受日經中文網專訪,談他心中的中日關係……
-
中日韓能否抓住修復關係的契機?
(2014/04/23)
-

中日韓三國參加「東北亞名人會」建議重啟高層會談,11月APEC峰會將在北京舉行。屆時日本首相安倍、南韓總統朴槿惠以及歐巴馬等將雲集北京。這是重新構建中日韓關係的絕佳機會,但……
-
從博鰲論壇看中日美
(2014/04/23)
-

博鰲論壇最初的目的是成為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達沃斯會議)的亞洲版,促進亞洲要人進行交流。不過,近年來美國的存在感不斷增強,日本要不想成為中美關係的從屬係數……
-
蔡昉:潛在增長率將降到6.2%
(2014/04/22)
-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 蔡昉:農民工年年春節會回家,到了40歲左右就不願意出來,因為家有老人,而且未來他們也沒有希望在城裏養老,這樣就降低了勞動力參與率……
-
一個35歲中國研修生眼中的日本
(2014/04/22)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我去年在東京都內認識了一家服裝相關企業的社長。聽説這位社長讀了我的書之後很有同感,於是我前去採訪,這位社長向我介紹了一位中國研修生。
-
中日韓美的邏輯
(2014/04/21)
-

為了調停陷入冷卻的日韓關係,歐巴馬政權正在通過各種辦法促成日韓對話。美國為什麼如此焦慮?雖然公開的解釋是著眼於應對朝鮮,日美韓的團結不可或缺,但這並非最重要的理由……
-
通過香港電影了解到「朋友」的份量
(2014/04/21)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你為什麼想要學習日語?」 在邀請中國節目嘉賓來到錄音室之後,我首先會從這個問題開始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