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山宏為日經中文網撰稿: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收購了英國《金融時報》(FT)。關於這起收購案,中國也進行了各種報道。期待、不安、不相信,各種觀點雲集。有各種觀點是好事,因為言論自由。不過,中國代表性媒體電子版刊載的下面這篇報道,讓同為新聞工作者的我感到有些悲哀。
|
日經電子版刊登的FT批評安倍的報道 |
這則報道的標題是「收購《金融時報》幕後或有財團助力收購」。這是一家地方媒體根據一場專家座談會報道的文章,隨後被全國報紙的電子版轉載。座談會上一位專家表示:「如此鉅資收購,顯然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市場行為,背後或許有日本財閥、甚至是國家意志助推了這起併購」。
這是指出日本政府和大企業為了日本的國家利益讓日經新聞收購了《金融時報》。不過,該報道沒有給出任何可以作為這一觀點依據的事實和證據。這違背了新聞行業基於事實客觀報道的原則。如果無論如何都要用這樣的傳言,或者發言人個人的推測,就必須在報道的標題裏明確寫明這是傳言或者是某人推測。
有人在背後操控政治和經濟的觀點被稱為陰謀論。一些國家每次發生革命或武裝政變都會説「這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陰謀」,但根本拿不出證據。金融市場每次出現危機,也會有聲音指出「這是猶太人的陰謀」,但也拿不出相應的證據。基於事實進行報道才是新聞的根本,如果違背這一原則,只是垂涎于毫無根據的陰謀論,任何人都會對這樣的媒體報道失去信任。
日經電子版在確定收購《金融時報》的8個小時後,就將該報批評安倍的報道翻譯為日語刊登出來
(編者注:日經與金融時報之間有稿件互換協議)。《金融時報》這則報道言辭激烈,甚至斥責稱日本媒體對安倍強硬的政治運營保持沉默。而日經原封不動忠實地翻譯了這則報道。認為日本經濟新聞根據安倍首相等政府的意向收購《金融時報》的看法是多麼可笑由此可見一斑。
日本的記者本來就並非為了政府撰寫報道,而是為了讀者。如果是財經類媒體,就是為了作為讀者的投資者和商務人士。這是因為我們有一個願望——希望通過讀者的行動改善經濟,進而使社會變得更加富有。為實現這個目的,有時甚至會與政府的政策發生對立。
只要是市場經濟社會的媒體全都如此,對國家權力干預經濟持否定態度。日本自1930年代至1945年曾尋求建立被稱為國家資本主義或國家社會主義的政府管制經濟體制,但遭遇了失敗。二戰後憑藉政府主導的經濟政策,一度實現了飛躍發展,但1990年以後,由於政府主導的低效率性,被迫陷入了自嘲為「失去的20年」的經濟停滯。
不僅是日經,很多有追求的日本記者都始終反對政府對民間經濟的過度干預,同時倡導改革。媒體承擔著監督政府行為的重要職責。正因為如此,無論是記者還是媒體都絕不能狂妄。我們過去由於缺乏足夠的實地採訪,結果有時刊登了不準確的報道。為了防止誤報和歪曲,必須堅持深入採訪,根據事實進行批評。
新聞工作除了監督政府和企業之外,還具有其他重要作用。即使是在中國,如果是從事金融業務的人,也會感到「沒有經濟資訊就難以進行金融交易」。這是因為在缺乏準確經濟資訊的情況下,買入或賣出股票和外匯將遭遇損失。不管是倫敦金融城,還是紐約華爾街,金融業務發達的地區肯定擁有一流的財經媒體。對於金融業的發展來説,優質的財經報道是不可或缺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