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能産生進步嗎?
2017/05/05
民眾們熱衷於被稱作歌舞伎的通俗歌劇,描繪歌舞伎演員的艷麗浮世繪(版畫)也大量暢銷。與此同時一種被稱為和算的日本式高等數學也發展起來。以前我在日經中文網的「日本小聲説」這個專欄裏講解過日本是如何進行明治維新的。日本人之所以能夠實現明治維新是因為江戶時代的民眾文化水準已經達到了一定水準,可以理解不同的文化,有足夠吸收不同文化的能力。
江戶時代的城市街道還整治和配備了完備的自來水和下水道系統,叫做飛腳的郵政制度建立起來後,人們便可以把信函寄送到日本各地。江戶區域的總人口約為100萬人,比同一時期的倫敦和巴黎的人口還要多, 與當時世界各個城市相比其繁榮程度無人可比。
日本在江戶時代即使沒有戰爭也發展了獨特的文明。這樣的認識讓我得到一個結論,戰爭不一定是引導文明發展的硬道理。德川家康生長在戰亂中的小國,自小被送往大國做人質吃盡苦頭,因此他認為應該儘早結束殘酷悽慘的廝殺時代。
江戶時代除了開始和結束的時期以外,幾乎沒有過戰爭和叛亂。日本在國內外200多年沒有發生任何武力衝突,那時世界上哪有這樣的國家呢? 德川家康和他的子孫們使用策略消弱了有力大名(藩主)的力量,摘除了戰爭的萌芽。
當我們以這樣的觀點重新眺望歷史時,便可以發現過度的競爭和戰爭反而導致文明的摧毀。在古代希臘,城市國家因戰爭不斷衰退滅亡。在近代歐洲,英法德打過無數的戰爭,引發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不管是勝者還是敗者都因戰爭疲憊不堪,最終讓美國贏得了世界主導權。
雖然合理的競爭和適度的戰鬥可能會帶來文明的發展,但是超過限度的話,就會徹底破壞所有的文明。在經濟領域中的過度競爭也會造成經濟犯罪和過勞死等負面影響。其實,誰都不會知道什麼才是適度的競爭和戰爭。當所有發生的一切都結束時,人類才能夠回顧並感嘆地説:「那件事做得實在是太過分了。」
未來的歷史學家在回顧21世紀時,會不會認為日中韓三國適當地展開競爭了呢?
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村山宏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