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距離的單位來説,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幾乎全都使用米,但是美國至今仍使用英里。受美國影響,全世界都用英里來計算飛機的航行距離。每次在機場聽到英里數都會困惑「到底是多遠的距離呢」。儘管非常不方便,但是美國卻不打算改變距離單位,不但不改變,還將根據搭乘距離的英里數來獲得免費機票的優惠制度「mileage card」擴大到全世界。
被稱為4G的新一代行動電話的通信規格方面,中國優先採用自主開發的TD-LTE方式,對採用國際上普及的FDD-LTE方式態度消極。由於中國優先採用TD-LTE方式,此前採用其他方式的東南亞國家也紛紛迎合中國採用TD-LTE方式。這位常住美國的日本人表示「顧及其他國家和民族,收起自己的文化和方法的國家不會誕生世界性文明和世界標準」。
我只能回應「或許是這樣……」,雖然理解他的觀點,但我內心還是想反駁:「世界文明和世界標準不是被誰強制推廣的,難道不應該是被大多數人喜歡才得以推廣嗎」。在這個狹小的地球上居住了72億人。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認為自己最優秀,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方法,那麼恐怖襲擊和戰爭等民族間及國家間的衝突將不斷出現。
被視為傲慢代表的美國人似乎也開始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幾年前,在美國人的部落格上出現了志願者該不該前往東日本大地震受災地的討論。美國的志願者給人以一種在世界各地迫使他人接受其自以為是的善意的印象,不過在部落格的討論中,認為「不專業的志願者會給別人添麻煩」的觀點佔大多數,甚至還有人主張「尊重不同文化十分重要」。
在中國人的部落格中,我注意到了「在日本學到了互讓精神」的觀點。這位格主表示日本的駕校會告訴學員遇到老人時應當減速慢行,而也有中國人認為時間充裕的老年人才應該讓路,此外格主還表示感受到了體諒他人的重要性。這位格主同時決心就算會遭到辱罵,回到中國後將本著互讓的精神開車。
經濟的全球化如今已經進入第2階段。第1階段是一心擴大自己的價值觀,憑藉力量和數量來獲得利益。憑藉力量和數量,美國和中國擴大了勢力,將觸角伸到了世界各個角落。另一方面,全球化還使經濟的相互依存度出現提高。中國人和美國人似乎也開始意識到除了自己之外,這世界上還有其他人存在。如何增強相互之間的依存度決定著第2階段的全球化能否成功。
我開始在泰國生活後發現,泰國人總是面帶笑容,不管是對傲慢的美國人、自大的中國人,還是頑固的日本人,泰國人都會微笑著接納。泰國人在克制自己的主張、尊重他人的價值觀和文化的同時,巧妙地從外國獲得投資,不知不覺間成為了從緬甸到越南的經濟圈的盟主。看著泰國人臉上洋溢的笑容,我在想21世紀應該通過接納他人來推廣的文明才是至關重要的……
作者村山宏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專欄-日本人小聲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