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草經濟」與中國人的健康
(2019/10/18)
-

村山宏:中國成年人的肥胖率超過30%,比日本更高,成年人的糖尿病發病率達11.6%。近來中國流行以蔬菜、水果和雜糧為主的飲食潮流,一説到「吃草」可能就會聯想到食物匱乏的年代……
-
中國IT企業從學美國到獨自進化
(2019/10/17)
-

中山淳史:在商界,有一種「時間差經營」,即美國流行的服務只要過10年,肯定會在其他國家普及。中國的BATH(百度、阿里、騰訊、華為)借此壯大。但BATH並不僅是美國IT巨頭的翻版……
-
從稀土看到的世界走向
(2019/10/11)
-

中國在稀土開採量上佔到世界的7成,還在世界範圍內收購稀土權益,成為世界最大進口國。美國缺乏提煉和加工技術,將稀土礦石出口到中國。但狀況似乎要變了……
-
談談川普對中國加稅的理論根基
(2019/10/09)
-

小竹洋之:支撐川普對中國加徵關稅的似乎是「中國衝擊論」。「中國衝擊論」是對來自中國的進口擴大和美國就業減少之間尋找相關性的研究,但這個研究似乎被川普政府巧妙地利用了……
-
日本與美國的「小交易」
(2019/09/27)
-

日美貿易協定意外地成為川普式貿易政策取得成果的第一個案例。川普表示「對美國農民來説是勝利」,安倍則表示「是雙贏的協議」……
-
貿易戰下,中國地方城市的日本熱
(2019/09/25)
-

渡邊伸:在大連,專門展示和銷售日本食品的設施將於10月17日開業,這在中國很罕見,投資1 .8億元建設和運營。大連通過在附近設置檢疫和海關辦事處,使得更容易保持貨品新鮮……
-
熊貓也被蒙上中美對立陰影?
(2019/09/24)
-

菅野幹雄: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尼國家動物園生活著來自中國的大熊貓美香和添添,還有在該園誕生的4歲幼崽貝貝。雖然租借合同等即將到期,但中美間如今並非和和氣氣討論熊貓問題的氛圍……
-
美國玉米能保護日本車嗎?
(2019/09/23)
-

吉野直也:日本在貿易談判中暫時避免了美國對汽車加徵關稅,日本應對川普的策略也值得關注。日本在關鍵時刻打出了玉米緊急進口這張牌……
-
海外企業為何愛收購澳洲企業?
(2019/09/18)
-

目前澳洲啤酒市場的約9成被日本企業掌握,澳大利亞大部分餐飲店都銷售的國民品牌啤酒最近被日本企業收購。但澳大利亞的人口約為2500萬人,僅為日本的約5分之1……
-
日本製造業「大勢未去」
(2019/09/18)
-

「日本製造走下神壇」等主張日本製造業衰退的論調一度充斥中國的網路和媒體,但日韓間近來的一場交鋒卻讓我們不禁質疑,真如中國媒體等形容的那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