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在4月下旬利用日本國內長假期間訪問美國。作為日美首腦會談的關鍵內容,兩國將力爭就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達成共識等,但對於安倍來説,其實心中還暗藏著一個更為重要的「夙願」。
 |
2014年4月,歐巴馬訪日時與安倍握手(東京元赤坂的迎賓館) |
「安倍首相希望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説。而且,不是在參議院或眾議院的會議上,而是在‘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説」,安倍身邊人士透露。
南韓和印度均得到了邀請……
每年都不斷有外國首腦訪問華盛頓。但真正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説的首腦卻並不多。這是因為美國國會「根據對民主主義的貢獻和作為領導人的政績等,對邀請發表演説的人進行嚴格篩選」(美國國會相關人士)。
反過來説,能否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説,將成為衡量外國領導人在美國政界受到多大程度重視的重要指標。
在亞洲的領導人之中,包括朴槿惠總統在內,多位時任南韓總統都在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了演説,同時印度等國總理也登上了美國國會的演講臺。
不過,日本的首相至今仍未在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過演説。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和池田勇人曾在眾議院發表演説,但與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相比,規格上有所不及。
南韓和印度都獲得了邀請,為什麼只有關係密切的同盟國日本的首相沒有得到邀請?尋求「在聯席會議上亮相」的安倍的內心中毫無疑問會閃過這樣的念頭。安倍或許也懷揣著一個願望,那就是實現外祖父未能完成的理想。
在小布希執政的2006年,當時的小泉純一郎首相訪美之際,在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説的方案也曾浮出水面。但是,美國國會內部存在反對小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聲音,同時「小泉自身也沒有特別強烈的願望,結果未能實現」,熟悉當時情況的日美政界相關人士表示。
實現夙願也面臨障礙
「希望安排您在國會發表演説」。2月中旬訪問日本的美國眾議院議員黛安娜·迪蓋特等美國議員團向安倍如此承諾。而安倍首相也回應稱,「如果能實現將感到榮幸」。美國政府相關人士也承認:「正研究(安倍)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説的日程」。
不過,也存在消極因素。其中之一是戰鬥仍未平息的烏克蘭局勢。歐巴馬政權認為,親俄派武裝勢力並未遵守停戰協議,警告稱如果情況得不到改善,將加強對俄制裁。美方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要求歐洲和日本保持步調一致。
一方面,安倍政權卻「對於全面追隨美國持慎重態度」(首相周邊人士)。這是因為其描繪了年內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丁訪日,並尋求在北方領土(俄羅斯稱南千島群島)談判上打開局面的計劃。同時還希望借此防止中俄過於接近。但是,如果日美在對俄政策方面的分歧出現擴大,安倍的美國國會演説或將面臨逆風。
「在美國國會,各黨派對普丁總統的批評正在加強。如果烏克蘭局勢惡化,安倍首相又給外界造成庇護俄羅斯的印象,或許將出現反對安倍在美國國會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説的聲音」,美國政界相關人士如此指出。
另一個因素是,屬於自由派和人權派的美國議員更容易關注安倍政權的歷史認識問題。今年是戰後70週年,「隨軍慰安婦問題的動向等或將成為變數」(前美國政府內人士)。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秋田浩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