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李光耀預測兩岸統一能否應驗?

李光耀預測兩岸統一能否應驗?

2015/05/05

PRINT

  中國共産黨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台灣國民黨主席朱立倫5月4日在北京舉行會談。這是為國共內戰以來的持續對立畫上終止符、2005年啟動的政黨交流的一環。而構建兩岸和解基礎的是3月去世的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

  “創造了時代的偉人”,馬英九在李光耀去世的次日、即3月24日以當天往返方式赴新加坡弔唁,在回到台灣後如此表示。新加坡與台灣沒有外交關係,馬英九的迅速行動看似非常罕見。

 
  李光耀的曾祖父是來自廣東省的移民,對華人社會非常關注,尤其是與1970~80年代擔任台灣總統的蔣經國非常投緣。李光耀在擔任總理的1973年首次訪台,截至2011年3月曾25次訪問台灣。

  蔣經國決定向國土狹小的新加坡軍隊提供演習場所。曾擔任蔣經國秘書的馬英九曾負責2人交流的事務性工作,因此強烈希望參加此次弔唁。

  李光耀曾擔憂共産主義化,與大陸的邦交建立推遲至1990年,但1976年5月曾首次訪問大陸。晩年的毛澤東離開病床,與其舉行了會談。李光耀的訪華次數達到33次,與從毛澤東到“第5代”領導人習近平等所有年代的中國領導每人平均進行過交流。

 中國大陸派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了3月29日的李光耀國葬。與,馬英九親自參加的級別有所不同。但大陸的弔唁外交存在重視共産主義國家的習慣,駐北京新加坡外交相關人士稱:“從中國政治體制來看,這是讓人充分感受到敬意的人選”。

  “1993年(兩岸之間的)新加坡會談是李光耀的最大功績”,從事兩岸關係工作的人異口同聲地表示。國民黨在經歷內戰之後於1949年敗走台灣,自那以來,兩岸當局均主張自身是中國正統政權,持續沒有往來。

  李光耀通過自主渠道探尋兩岸領導人的意向,將雙方代表邀請到作為中立地點的新加坡,促成了兩岸分治後首次會談。這一對話機制至今仍然得以保留。4日舉行的國共領導人會談也沿襲了這一趨勢。

  那麼,作為華人社會的勇於直言者,李光耀如何看待兩岸關係走向呢?2014年7月已在台灣出版中文版的《李光耀觀天下》一書中有很多被視為其真心話的表述。李光耀對共産黨充滿善意,例如稱“中國人5千年來始終認為,只要中央政權保持強有力,國家就是安全的”。

  李光耀曾于2007年11月首次與習近平交流,對習近平的評價是“應該屬於納爾遜•曼德拉(南非前總統)級別的人物”。曼德拉作為政治犯曾在多年裏服刑,而習近平則在文化大革命時代被迫在農村參加勞動,在通過承受苦難獲得實力方面,兩人是相同的。

  另一方面,則對台灣態度冷淡。李光耀斷言兩岸統一隻是時間問題,台灣前途不在於台灣人民的願望,而是由力量對比決定的。

  “我與他思想不同”,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在兩岸要人中,是唯一在李光耀去世之際對其功績提出疑問的人。1996年實現台灣首次總統直接選舉的李登輝回顧稱:我主張民主社會,而他主張亞洲的價值,也就是中國的皇帝制度。

  在台灣2014年11月的統一地方選舉中,親大陸派國民黨遭受大敗。有台灣獨立志向的最大在野黨民進黨將推舉曾作為李登輝智囊得到重用的蔡英文主席參加2016年1月的下一屆總統選舉,有望時隔8年重新掌握政權。

  此外,作為中國大陸力量源泉的經濟也明顯減速。時間未必對中國大陸有利。李光耀是通曉兩岸問題的政治家,但判斷兩岸統一這個“預言”不知是否尚早。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國總局長 山田周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82
具有一般參考性
 
12
不具有參考價值
 
119
投票總數: 21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