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李光耀新加坡模式為何難複製

李光耀新加坡模式為何難複製

2015/03/24

PRINT

  被譽為新加坡「國父」的李光耀3月23日在醫院去世。在他的帶領下,新加坡僅用半個世紀就從一個位於馬來半島南端的發展中小國一躍成為全球屈指可數的富裕國家。新加坡將經濟發展作為最優先課題的國家戰略已成為眾多新興經濟體的學習典範。通過以冷靜透徹的現實主義角度開展自主路線的外交,李光耀讓新加坡平安躲過東西冷戰、以及冷戰結束後中國崛起等全球秩序變動的風波,一直保持獨立地位。

  帶領新加坡不斷發展的是李光耀的前瞻能力。

新加坡街頭的電視螢幕正在播放哀悼李光耀的節目
  2014年6月,記者有幸隨時任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社長喜多恒雄拜會了暮年的李光耀。當時的他已很少在公眾場合露面,衰老也很明顯。不過,他一直對全球的現狀保持著敏銳的觀點。比如李光耀分析「媒體電子化的趨勢不會停止」。

  李光耀為了掌握亞洲人流、物流及資金流的走向,從很早以前就著手發展金融和航海業,並打造國際化的機場。如今,新加坡在亞洲佔據重要地位,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GDP)超過了日本。

  在城市國家新加坡,人們很難從它當前的繁華景象中開出當年它所經歷的諸多苦難。1965年,新加坡以被馬來西亞聯邦驅逐的形式獨立。歐美媒體曾因其人口和資源匱乏,嘲笑新加坡是個「沒有明天的國家」。當時41歲的李光耀在記者會上曾當眾流下過難過的眼淚。

  「從未有過新加坡那樣的國家,我們必須嘗試新的方法」,這種被全球拋棄的屈辱一定是其開創不同於歐美已開發國家的「新加坡型民主主義」的原動力。

  「要實現國家發展,與民主主義相比,更加需要紀律」,這一信念孕育的治理模式還被稱為「發展型獨裁」。新加坡不惜採用威權政治,推動從産業培育和教育在內的國家發展,舉國以「增長」為目標。

  獨立初期拉動新加坡發展的是吸引外資政策。在獨立之前,新加坡只有零星的橡膠和食品工廠,但簡潔而透明的招商政策取得了效果。早在1970年前後,世界大型企業就開始進駐新加坡。而對於日本,即使是在周邊亞洲各國反日情緒高漲的背景下,李光耀仍然選擇了吸引日本企業的「實利」政策。此外,英語教育充實等人才培養政策也起到了貢獻。

  威權還帶來了治安和衛生水準提高,新加坡人民享受著世界屈指可數的富裕生活,在東南亞地區更是無法類比。

  李光耀拒絕不同意見的嚴厲統治並非沒有遭到反對。但民眾對執政的人民行動黨(PAP)的不滿遭到打壓。在新加坡,甚至口香糖都被禁止銷售。圍繞人權問題,新加坡經常遭受歐美的批評。

  李光耀的功過是非暫且不論,在冷戰結束後美國式市場經濟的絕對優勢受到追捧的背景下,新加坡走出了國家主導型的另一條增長之路,這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新興經濟體紛紛效倣新加坡。因此,新加坡的成功也産生了一個負面後果,即推遲了追隨新加坡的新興經濟體的民主化進程。

  但在追隨新加坡的國家中,未能全面走上增長軌道,或在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前陷入「中等收入國家陷阱」的案例也不在少數。

  那麼,差異出現在什麼地方呢?其一就是那些國家沒像新加坡一樣清除貪腐的土壤。李光耀憎恨非法行為,從沒顯示過對斂財的興趣。新加坡在各種調查中,都被評為最為清廉、適合從事商業的國家。而在很多後發展國家,根深蒂固的貪污問題成為招商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障礙。中國也正在掀起「反腐敗」大潮。

  在完成了迅速發展的新加坡,對於增長放緩和長期一黨執政的反對也在擴大,這個國家目前正站在十字路口。在2011年的大選中,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創出歷史新低,降至約60%。李光耀在那之後辭去資政一職。李光耀自身在晩年也向國民強調「企業家精神」的重要性。創造新的新加坡形象的課題留給了他的長子——李顯龍總理。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新加坡 吉田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48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5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