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稅收基礎問題是受到批評的地方之一。香港不僅沒有消費稅,而且所得稅稅率也僅15%。達到一定標準的納稅人僅約140萬,只佔人口不到2成的比例。有人認為,在經濟一直保持增長、通貨膨脹持續平穩的情況下,根據未來人口結構與增長潛力,現在是對1976年以來的稅制進行徹底改革的最好時機。即使在歐債危機最嚴重的2011年,香港經濟也實現了5%的增長,但由於嚴重依賴外部經濟,因此無法保證今後的持續性。
但在新年度預算案裏,卻反而通過提高門檻,對約一成的現行納稅人網開一面。曾建議香港向對消費影響相對較小的奢侈品徵收「奢侈品稅」的澳大利亞註冊會計師協會大中華區分會會長潘志威對預算案表示不滿,表示對於完全沒有採取措施擴大稅收基礎感到震驚。關於「投資未來」,也有很多人認為是有名無實。
香港政府截止到3月底擁有6621億港元的財政儲備,相當於約2年的財政支出。這讓已開發國家異常羨慕。這項財政盈餘的回報方式是本年度向每位滿18周歲的香港永久居民發放6000港元。在新年度預算案裏儘管不再有這樣明顯的「撒錢」行動,但從總體來看可以説仍是眼前的「經濟對策」優先於「結構改革」。
香港經濟很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在經濟劇變時期仍能確保如此健康的財政,這一點應當給予很高評價。但為了未來如何用好這一盈餘?這一重大歷史問題將留給3月25日當選、7月份上任的新任行政長官領導下的新一屆政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