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這是抄襲嗎?設計界之殤

這是抄襲嗎?設計界之殤

2015/09/22

PRINT

         東京奧運會會徽被撤回,已將設計師佐野研二郎逼上了絕路。這件事使日本整個設計界如同驚弓之鳥。對此,日本電通一位30多歲設計師稱:「幾千人利用網路圖片檢索功能找出類似作品、聲討抄襲的時代已經到來。」 原創到底是什麼?設計界正面臨著這個根本問題。

      寶礦力水得「山寨」可口可樂?

       這位電通的設計師解釋稱:「我有時會琢磨記憶中的他人作品,並作為新作品發表。如果對每種顏色和形狀都賦予自己的意義,就不能説是抄襲。」

 寶礦力水得(右)的外包裝設計和可口可樂(左)的外包裝設計相似麼?
        作為具體的例子,這位設計師指出了寶礦力水得和可口可樂飲料外包裝的相似性。寶礦力水得是藍色背景配合白色波浪線,這確實與紅色基調的可口可樂設計相似。即便如此,「寶礦力水得的設計和可口可樂的設計意義完全不同,是原創」。

         但在萬千網友的注視下,模糊原創和抄襲分界線的設計界「常識」可能行不通。

        佐野在全面否認奧運會會徽存在抄襲的同時,承認了為三得利啤酒設計的手提袋存在部分抄襲。佐野工作室的員工隨便借用他人作品圖案被曝光後,導致三得利停止使用了箭頭上寫有「BEACH」和法棍麵包圖案的手提袋。

      不同於其他藝術領域的設計界

        即使不是明顯的抄襲,但任何作品在創作過程中多少會受到前人作品的影響。

      在電影、繪畫、音樂、文藝作品等領域,有意吸收別人作品精華部分的做法被稱為「致敬」、「音樂採樣」和「惡搞」,並得到普遍認可。觀賞者樂於從中找出原作品的元素,稱讚編輯的巧妙。

        但是到了設計界,就會引發一場「聲討」盛宴。將設計界和其他藝術領域區分開的具體標準是什麼呢?

        日本美術評論家、多摩美術大學教授椹木野衣認為,創作者是否習慣明確標注出創作過程中的借鑒對象,是設計界和其他藝術領域不同的地方。

        椹木舉例説:「由於1990年代音樂界出現了音樂採樣器,採樣部分他人樂曲,借鑒到自己作品的製作手法很普遍。在CD上會明確標明參考來源。」的確,聽眾也會稱讚藝術家採樣手法的巧妙。繪畫界也是一樣。椹木指出:「畫家本身會分析和講述自己創造的作品是如何借鑒前輩大師。欣賞者則從作品中解讀畫家意圖,享受理性的樂趣。」

        但設計界卻沒有明確標記參考來源的習慣。

        椹木稱:「設計界過度要求作品的獨特性,標明參考來源的話,在設計比賽中很難受到好評。設計者也不想明説。所以會被網友吹毛求疵地説成‘抄襲’。」

      佐野悲劇是設計界之殤

      「這不是做夢吧?」

        7月下旬,東京奧運會會徽盛大發佈。在談到自己的作品從104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時的心情時,佐野微笑著對記者如是説。獲得這份留名史冊的榮譽,本來應該讓他的事業前途無量。

         僅僅一個多月之後,佐野悲憤地説:「已經到了常人所能忍受的極限」。此時的他肯定沒有想到會變成這樣。

         如果設計界也有創作者對參照來源懷有敬意、觀賞者也有樂於尋找借鑒來源並享受的文化,也許佐野就不會被網友從天堂打入地獄了吧。或許可以説正是設計界的「原創信仰」把佐野逼到如此境地。佐野的悲劇也是整個設計界的悲劇。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吉野次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4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11
投票總數: 2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