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兩國外長的電話終於接通了。自1月6日朝鮮實施核子試驗以來,在日方的一再催促下,兩國外長終於在3月14日舉行了電話磋商。雙方為何在長達3個月裏持續著「音信不通」狀態呢?通過尋找其間的理由,或許可以看到中日關係的走向。
|
中國外交部長 王毅 |
中國外長王毅與日本外相岸田文雄3月14日夜間在電話裏就朝鮮問題和中日關係進行了約45分鐘的交談。據日方的消息,除在履行對朝制裁上進行合作外,雙方還在岸田外相訪華問題上達成了一致。
兩位外長通話能給修復中日關係帶來轉機嗎?從現在的情況下看似乎還沒有這樣的情形。反倒是圍繞南海問題,雙方似乎仍處在針鋒相對的狀況。
關於在這一問題上的雙方的對話,日本外相岸田事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詳細內容無可奉告」。不過,據傳出的消息稱,王毅外長要求在4月上旬的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以及5月份的首腦會談上避免涉及南海問題。
南海問題成中日修復關係障礙?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11月實現會談,兩國關係看似邁出了改善的步伐。
在李克強與安倍的會談中,雙方就(1)儘早舉行高級別經濟對話(部長級);(2)重啟關於聯合開發東海天然氣田的磋商;(3)儘快開啟防止偶發衝突的海空聯絡機制這三個問題達成了一致。
但隨後儘管日方一直在催促,中方卻沒有動作。曾有觀點認為通過「王毅岸田」磋商,這一狀況會有所改善,但直到目前仍沒有看到大的變化。其原因究竟何在呢?
中國方面主要由外交部負責上述3項中日磋商工作。也就是説,起決定作用的是王毅外長。
多位中日關係的相關人士認為:「一系列中日磋商之所以沒有什麼動作,除國家主席習近平不是很積極外,也許更重要的原因是王毅外長一直持謹慎態度」。
按他們的分析,正因為王毅擔任過駐日大使,是一位知日派,「所以在被視為與日本和解的行動上才顯得更為謹慎」。
對於關係修復沒有進展的原因,中國方面表面上批評日本在南海問題上的做法。
「日本嘴上説著改善關係,卻和美國及南海周邊國家一起試圖包圍中國」。
「日本不是當事國,為什麼非要試圖介入南海問題?」
據悉,中國政府私下裏向日本傳遞了這樣的資訊,認為這些是改善雙邊關係的障礙。王毅外長在3月8日的記者會上也不指名地批評了安倍政府在南海問題上的做法。
事實上,日本自衛隊除計劃和美國、印度在南海實施聯合訓練外,還和菲律賓、越南等與中國存在領土爭端的國家加緊開展防衛交流。安倍與岸田也不斷批評中國在南海建設人工島。
如果只把這些當作中國不信任日本的主要理由,似乎還不能完全令人信服。因為安倍政府提出對南海問題表示疑慮並非現在剛剛開始。
安倍從2015年起就一直批評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地。日本國會在審議自衛隊擴大海外派遣的安全保障相關法案時也提及這一問題。
「南海問題肯定是一個因素,但還有讓中國政府更擔心的事情。這就是5月20日將上任的台灣民進黨‘蔡英文政府’與安倍政府的關係」,一位熟悉北京動向的美國安全事務問題專家如此分析。
中方另有疑慮
目前台灣執政的國民黨馬英九政府以經濟為軸心迅速加強與大陸的聯繫。馬英九2015年11月甚至還與習近平在新加坡舉行了歷史性會談。這是自1949年兩岸分治以來首次實現雙方領導人會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