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夢也沒想過長大後會當企業家。
上小學的時候,我的夢想是當電影導演。我癡迷香港電影,愛看文藝片和動作片。我照著電影劇本試著學寫自己的劇本,還在學校舞臺上為老師同學們上演過自己編排的劇目。
我還迷上了魔術。那時沒有電視,第一次看魔術是在一場演出裏。我讓魔術師教我怎麼變,回家後勤加練習。我學會了從箱子裏變出鴿子,還能讓空罐子裏湧出白米。
 |
在泰國上小學的時候,前排左3是我 |
我上的第一所小學是華僑在曼谷開辦的學校,上課基本用泰語,每天會有一個小時的中文課。一年後,我轉到位於曼谷西邊萬磅縣的教會寄宿學校,那裏的環境非常適合學習。這是我第一次離開家人,日常生活都得靠自己。同學大多來自富裕家庭,有的甚至從馬來西亞遠道而來。學校裏華僑子女很多,但不教中文,只用泰語上課。中文學習的中斷讓我在日後學習漢字上吃了不少苦頭。
平時的娛樂只有鍛鍊身體。學校每週有一次泰拳課。班級之間打架,通常是用泰拳一決勝負。
我從小喜歡照顧小動物,9歲開始養鬥雞和賽鴿。因為是寄宿學校,無法自己養,就寄養在老師家。我現在仍然喜歡鬥雞,時不時會去看上幾場。
太平洋戰爭期間,父親被困在馬來西亞,戰爭結束後才返回泰國。在泰國沒過多久,父親又去了汕頭。除曼谷「正大」種子店外,父親在汕頭還有一家叫「光大」的公司,從那裏出口菜種。父親在汕頭農場專心改良品種。
1945年8月,二戰以日本投降而告終。中國隨後爆發了大規模的內戰,是國民黨同共産黨的內戰。共産黨在國共內戰中贏得勝利,1949年10月,共産黨宣佈成立新中國。共産黨剛上台時,父親所在的汕頭並沒有發生多大變化。
新政府執政初期推行靈活的經濟政策,探索公私合營、共存共榮的道路。不但沒有排斥父親這樣的私人企業家,還呼籲全世界的華僑回來建設祖國。潮州出身的華人華僑也紛紛將子女送回家鄉。
我欣然接受了父親的提議,自願報名去汕頭學習。那時我11 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