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商場勝過MALL的理由
2016/08/26
村山宏:日本高島屋在越南胡志明市也開店了。最初聽到這條新聞時,感想是「為何現在還在亞洲開百貨商場?」。亞洲已充斥大規模商業設施,由於供應過剩,很多地方都門可羅雀。但是,逛過一些購物中心(MALL)和百貨商場之後,得出的結論或許是,在亞洲,反而是「百貨商場」才具有可能性。
![]() |
泰國曼谷顧客稀少的購物中心(MALL) |
曼谷的Phromphong是富裕階層和外國派駐人員居住的地區,在1年多之前,出現了名為「EmQuartier」的購物中心(MALL)。與車站直接相連的這家店有很多人來來往往。2樓排列著「香奈兒(CHANEL)」、「 普拉達(Prada)」和「聖羅蘭(Saint Laurent)」等奢侈品店。
亞洲充斥著大MALL
一個星期四中午我去看了一下。雖然有大量的人進出,但很多人都直接走向電梯。換言之,就是人們都前往位於較高樓層的餐廳。雖然是作為重點的奢侈品店,但不管是哪家店,除了店員以外都看不到其他人影。只有普拉達有一名顧客。此外,銷售休閒服裝的較高樓層也顧客稀少。
曼谷每個車站都建有大MALL,除了一部分之外,可以説很多地方都空空如也。巨大的MALL過於廣闊,不知道哪些位置都有什麼。即使想比較商品,店與店之間的距離有時甚至相距數百米。在奢侈品店,保安站在那裏進行監視,形成了令人難以走進店的氛圍。
在中國和東南亞,購物中心到處都是,在這些國家,經常能聽到傳出購物中心慘狀的新聞。不動産業者在車站前建起巨大的大樓,然後吸引商戶,形成了大同小異的設施。對於在購物中心開店的一方來説,或許不管商品是否暢銷,具有作為櫥窗的效果即可,但如果人們都不來這裡,就難以獲得宣傳的效果。
在表現低迷的大規模商業設施中,揚眉吐氣的實際上是小規模的百貨商場。典型是香港的崇光銅鑼灣店。出入口到處都是人,處於行走都很困難的狀態。賣場面積達到3萬6000平方米,絕對算不上小,但與最近的大規模購物中心相比,或許就顯得較小了。只要用1個小時,就能把整個賣場逛個遍。
![]() |
在越南胡志明市開業的高島屋百貨商場 |
從日本人的眼光來看,崇光銅鑼灣店會讓人聯想到無序、混雜等這些與百貨商場不相符的形容詞。狹窄的賣場裏擺放著各種各樣的商品。從奢侈品到日用品,商品的價格也相差甚遠。正如「百貨商場」這幾個字所示。各樓層還會舉行各種促銷活動。
自由市場的感覺
百貨商場與購物中心的最大不同是在百貨商場不會按照品牌和商品將賣場分割開來。百貨商場裏沒有牆壁。顧客無需從一家店移動到另一家店,能夠在短時間裏比對商品。顧客在狹小的空間裏來回走動,與店員交流,賣場十分熱鬧擁擠,給人以自由市場的感覺。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