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店選用的是日本國産鰻魚」,在日本的鰻魚燒專賣店經常會看到這樣充滿自豪的招牌,這似乎迎合了消費者認為「國産鰻魚更加安全」的心理,但在日本業內人士看來,這樣的常識正在成為過去。
中國鰻魚批發價格超過日本鰻魚
日本鰻魚行情自去年以來出現了上漲。鰻魚魚苗要在12月~4月期間投放魚池,經過養殖之後方可上市。由於受到過度捕撈和環境變化影響,近年來鰻魚苗捕撈量正明顯減少。
日本人食用的鰻魚除了日本産鰻魚之外,還包括中國大陸産和台灣産鰻魚。今年這3個主要産地在4月中旬前完成入池的鰻魚苗合計數量較去年減少了4成。夏季是日本的鰻魚消費旺季,由於供應短缺預期有所加強,因此鰻魚行情已經上漲至前所未有的高水準。
當前在日本進口活鰻魚批發價已經漲至1年前的2倍以上。日本産鰻魚每千克在5500日元(約合人民幣430元)左右,而中國大陸産和台灣産鰻魚則在6000日元(約合人民幣469元)左右。以前日本産鰻魚要比進口鰻魚貴500日元以上,但去年年底則出現了逆轉。
中國鰻魚品質超過日本鰻魚
鰻魚貿易不進行競價交易,而是養殖業者參考當前的需求與供給環境等因素來決定出貨價格。在去年年底得知日本鰻魚苗捕撈量減少以來,中國大陸和台灣的鰻魚養殖業者多次上調了出貨價格。一家日本批發稱「開始的時候還根據鰻魚大小等因素價格有漲跌,但在數周之後,甚至有業者提出所有種類都上漲200日元」。
價格逆轉的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大陸和台灣養殖業者看好後市,能夠接受海外産鰻魚價格高於日本産鰻魚現實的相關人士也在增加,這是不爭的事實。日本最大的水産批發市場東京築地的一家鰻魚批發商説:「總體來看,中國大陸産和台灣産鰻魚與日本産鰻魚相比,品質更加優良」。這種觀點在業內據説已經不是少數派了。
這一觀點的根據在於養殖方法。日本的主流養殖方法是利用高密度的塑膠大棚,將鰻魚生長週期最多縮短至6個月左右,但在中國大陸和台灣,主要是利用野外廣大的池塘進行養殖,生長週期可達1年以上。在中國大陸,當一個養殖週期結束後,很多養殖業者會對池塘底部進行翻整,使各種環境接近新池塘,再投放鰻魚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