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電力短缺的殺手劍應是核電站。目前中國運轉的核電有15台機組、正在建設的有26台機組,而且計劃新建40台機組以上。但鑒於中國民眾在日本核電站事故後的過度反應,中國也深刻認識到了必須擺脫對核電站過分依賴。
 |
「亞洲超級電網構想」是在亞洲建立輸電網的宏大構想,總輸送距離可達3萬6000公里 |
孫正義在3月邁出了實現其宏大構想的第1步。軟銀公司與蒙古的投資公司Newcom Group、南韓電力公司(KEPCO)合作,就在戈壁沙漠推進風力發電的開發達成協定,並計劃近期將開始調研附近適合風力發電的場所等。
但正因為構想宏大,目前無法解決的問題依然堆積如山。最大的問題是日本在地緣政治上的缺陷。從戈壁沙漠將電力輸送到日本,必須經過中國或俄羅斯。日本和中、俄的關係一旦惡化,中、俄就有可能單方面停止對日本的輸電。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天然氣紛爭至今還記憶猶新。2008年,通過管道從俄羅斯接受天然氣供給的烏克蘭在費用支付問題上和俄羅斯形成對立。俄羅斯於2009年1月暫停了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給。於是經由烏克蘭接受供給的希臘等國也無天然氣可用,對正處於隆冬的歐洲造成了巨大影響。孫正義的構想有可能使日本和中、俄之間産生同樣的問題。
儘管如此,孫正義仍希望憑其商業才能,找出中日兩國間能建立雙贏關係的領域。而且,已經準備開展具體行動這一點也應當得到正面評價。
2006年中日首腦會談中達成的「戰略互惠關係」直到今天尚未展開具體內容的議論,只停留在表面。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週年,在這個「不惑之年」,以「友好」和「互惠」這類空洞字眼來含糊其辭的中日關係應該被打破。
(日經新聞 中國總局 島田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