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中國的網路謠言和電視劇

老外漢學家的車轂轆話(11)中國的網路謠言和電視劇

2017/09/17

PRINT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藤井省三:最近,偶然看到中國網站上關於我的不實報道,讓我捧腹不禁。署名為「媒格調」 (另名:霉格調),新聞名稱為「日本教授公然抹黑中國人,遭美國院士打臉」,內容大致為:一位名叫「藤井省三」的「東京帝國大學」教授,並擔任過台灣陽明大學的中國史教授,他在漢學國際研討高峰會議上對中國古代史、中國的電視節目發表了胡説八道的言論。

 

藤井省三

  在東京大學叫「藤井省三」的教授只有我一人,所以這位「媒格調」氏大抵是打算寫我的事情吧。但是通篇之中,除了藤井省三這一名字以外,其餘皆為誤報。首先是東京帝國大學這個稱謂,早在日本戰敗之後就改名為「東京大學」,到如今已經過去70年了。並且,我也從來沒有擔任過台灣陽明大學的中國史教授,説起來竟然從來沒有訪問過這個大學——不過,去陽明山遠足的經歷倒是有的。

 

  其次,雖然每年都會參加世界各地的關於現代中國文學的國際研討會,但我卻孤陋寡聞、從沒有聽説過媒格調所説的「漢學國際研討高峰會議」。並且,作為現代文學研究者,在一系列學術研討會上,我也從沒有做過類似於「邪馬臺時期(即日本的一個古代政權時期,對應中國魏晉時期),日本就有邀請中國前來交流的記載」,或是什麼,在中國的電視節目中,日本藝人比南韓藝人的登臺機會少等這樣的研究報告。

 

  根據「媒格調」氏的報道,對於這位「藤井省三」教授「抹黑中國人」的研究報告,美國的麻省理工大學華人陳剛教授以「敏捷的思維,清晰的邏輯」作出了強有力的反駁。可惜的是,我身處東京大學,卻幾乎沒有與理科的教授打過交道。因為在東大,教授和副教授一共有2000多人,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吧。更何況,我也從來沒有與外國工學院的教授在同一個研討會上討論過。

 

老外漢學家的車轂轆話

由首爾的「中國電影論壇」想起

     

走進仙台皮膚科學會的「魯迅」

                      

東京大學第90屆五月校園節與中國高校的聯歡會

              

杭州的魯迅櫻

              

村上春樹中的南京大虐殺——《刺死騎士團長》中的中國

 

現代中國學生與毛澤東的《體育之研究》

 

 莫言暢談「The Book of Novels」

 

 村上春樹成為耶魯大學名譽文學博士之際


 
在東京池袋與余華同賞戲劇《兄弟》

 現代北京的「老炮兒」與民國時期的閏土

 

  在這個不實報道中還附了三張與我有關的照片,但是其中兩張是挪用了我多年前在上海作家協會等做講座時所拍攝的照片,另一張多人照中甚至找不到我的身影。更是沒有所謂漢學國際研討高峰會議的照片,也沒有我與陳剛教授參加所謂會議的照片。何時何地舉辦的會議也不得而知。

 

  綜上所述,「媒格調」氏的報道是100%的不實。

 

  話説到,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通稱MIT)在日語之中直譯為「 マサチューセッツ工科大學  」,在中國被意譯為「麻省理工學院」,這樣的翻譯法也是初次得知。即便我去訪問過同在康橋市的哈佛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幾乎也不會去拜訪這所工科大學。在這位「媒格調」氏的不實報道中,我也多少學會了些東西。

 

    而且,看完這篇不實報道後,我還認為自己今後應該多看些中國的電視節目和連續劇。當然我不可能是為在國際學會上進行發表而計算電視節目中演出的日韓藝人的人數。而是因為我認為電視連續劇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社會的現實,為了進一步了解當代中國人的情感與思維邏輯,電視連續劇和文學、電影同樣重要。

 

  然而,説到我看過的中國連續劇,就只有2004年播放的沈嚴導演的《中國式離婚》這一部作品了。觀看了陳道明、蔣雯麗等主演的精彩演出後,不僅能了解到這對夫妻走向離婚結局的夫妻間差異與誤解的悲情,更加能夠真切感受到在中國大城市中醫生和小學教師的工作樣貌、兒童的教育、祖孫親情和鄰里交往等等。

 

  要説到將《中國式離婚》全集看完的原因,其實是我指導的留學生在碩士論文中選取了研究這個作品,為了指導她的論文,我特意拿到這部連續劇的VCD,用了兩三個週末的時間,趁著吃飯、洗碗時用筆記型電腦不斷播放著,最終將它全部看完了。在中國,直到鄧小平時代,家庭普遍都是雙職工夫妻模式。與日本相比,那時的普通專職家庭主婦在社會中地位比較低下、不太有面子。在日本比如在稅制方面,認可配偶扣除稅制度,在中國卻不是這樣。諸如此類的中國社會的情況,閱讀這位研究生的碩士論文就更確切了。這位研究生以優異的成績升學為博士,卻因家人的病情而中途輟學到金融公司就職去了。

 

  那之後,我一直對研究生們説明研究電視連續劇的意義,然後直到今天卻再沒出現那樣的接班人,我也再沒看完任何中國的電視連續劇全集。去年,作為特聘教授的共50天裏,在中國人民大學任教之際,吃完晚飯,如果有空閒的話我會一晚上看一集《好先生》,卻還是沒能看到結局。為什麼會這樣呢?

 

  雖然我的懶惰是第一原因,但還有一個原因是中國電視連續劇集數長、時間長。《中國式離婚》一集45分鐘、共有23集,《好先生》共有42集。最近我在東京看的日劇《退休女人》和《我家老公不能幹》都只有8集,即使如此,我還是因工作原因有兩三集沒能看到。

 

  自《三國演義》和《紅樓夢》以來,好像喜好長篇巨著已經成了中國式傳統。像我這樣的「老老外」看中國電視劇的最大效用或許是為了切身感受這樣的長篇傳統。話説回來,若是今後有了空閒,真想至少試著寫篇中國電視劇的評論呢。

 

  (翻譯 林敏潔 南京師範大學東語系主任教授)

 

藤井省三 簡歷

東京大學文學部中文系教授。出生於東京。76年畢業於東大中文系,82年畢業於東大中文系博士研究所。日本學術會議會員(2005-2014年)、日本中國學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海外名師,南京師範大學講座教授。研究領域:現代中國文學、電影。主要研究成果:《魯迅<故鄉>閱讀史》、《村上春樹心底的中國》、《華語圈文學史》、《隔空觀影》(以上都是漢譯本)、《魯迅與日本文學──從漱石、鷗外到清張、春樹》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本文為中日文對譯版,日語版請點擊下頁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20
具有一般參考性
 
5
不具有參考價值
 
8
投票總數: 33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