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啟用賴清德的機會與風險
2017/09/19
台灣2018年秋將實施統一地方選舉。對蔡英文來説相當於中間選舉,如果民進黨在這次選舉中失敗,那麼蔡英文在2020年的總統選舉中重新當選就比較困難。實際上,民進黨在2014年的上次統一地方選舉中獲勝直接促成了2016年的總統選舉和立法委員選舉的勝利。在實施統一地方選舉前恢復支持率顯然是賴清德的最優先課題。不過這並不是件容易的工作。
蔡英文政權的支持率不斷下跌的原因被認為有很多。在總統選舉中承諾的重振經濟和縮小差距等由於總統的領導能力不足好像基本沒有取得進展。旨在確保養老金制度持續性的改革方案遭到了被減薪的軍人和公務員的強烈反對。
2017年8月發生了全台灣近一半家庭都受到影響的大停電,使得人們對蔡英文作為招牌政策之一的「去核」的不安高漲。在中國大陸施加的各種壓力下,蔡英文始終保持謹慎的言行,這也令台獨志向強烈的民進黨核心支援者感到不滿。
![]() |
蔡英文(kyodo) |
另外,重振經濟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養老金改革是無法避免的課題。大停電好像是「人為失誤」造成的事故。中國大陸加強施壓是蔡英文上任前就想到的,蔡英文不正面對抗,看起來似乎在避免緊張局勢升級。從這些情況來看,應該可以説支持率降低對蔡英文來説既是不走運,也是難以避免的。
起用賴清德可能會迎來轉機。關於此前蔡英文政權計劃推進的政策和麵對的問題,感覺蔡英文和林全都沒能充分對選民解釋清楚。在這方面,賴清德被認為有很大的餘地彌補蔡英文的弱點。另外,賴清德的氣魄和行動力是得到肯定的,執政黨內期待政權能給選民傳遞一種「在工作」的印象。
與大陸的關係存在風險
另外,賴清德被認為台獨志向強烈,預計能重新拉攏民進黨的支援層。當然,對賴清德本身來説,擔任政權中樞的經驗對其將來鞏固總統候選人的身份也充滿魅力。不過,不少觀點認為,賴清德就任行政院長無論是對其本人還是對蔡英文,抑或是對民進黨來説都存在巨大的風險。
風險之一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樣,蔡英文與賴清德的關係之前並不算好。如果總統與行政院長的溝通不順暢,政治停滯感反而會更強烈。對大陸的態度存在分歧也令人擔心。對大陸政策是總統專管事項,預計蔡英文今後也會繼續採取「維持現狀」的路線。賴清德最近也經常提到「親中愛臺」等,顯示出了探索穩健的對大陸姿態的打算。不過,普遍看法都認為,賴清德的本意還是獨立,親大陸派較多的最大在野黨國民黨等自然會抓住總統與行政院長的分歧下手。
如果賴清德不能面向2018年的統一地方選舉做出一定成果,不但對蔡英文政權是沉痛打擊,瞄準「下任總統」的賴清德也將元氣大傷。屆時,民進黨的黨勢可能會大大動搖。而在2016年的總統選舉和立法委員選舉中大敗的國民黨正設法重振黨勢。如果不但國民黨沒有恢復黨勢,民進黨也被選民放棄,那麼台灣的民意勢必會陷入漂流狀態。這對大陸來説可能是個「機會」。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飯野克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