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科技領域是「剪不斷,理還亂」
2018/07/18
這些發言聽起來像是極端偏袒中國,但在矽谷,如今或許也並不罕見。這是因為雖然從宏觀的貿易統計上看不到,但兩國關係已經明顯加強。
依賴彼此
例如成為矽谷名稱由來的半導體領域。據稱,在壓縮和錄製通過攝像頭拍攝的圖像的技術卓越的産品領域,中國的市佔率巨大,美國企業也依賴從中國出口。生於中國、就讀美國的大學,然後在矽谷的美國企業就職的人也很多。在以向高科技企業輸送大量人才而聞名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史丹佛大學,2016年在約3900名留學生中,有佔近3成的約1130人來自中國。
自1990年代起在該地區經營半導體企業的一位相關人士表示,「在這個行業,設計工程師如今或許有一半左右是在中國出生的人」。川普説「中國正在竊取」的美國技術,其實這些技術的創造者原來就是在中國出生的情況已經並不少見。
此外,資金的流動也無法忽視。一家初創企業的印度經營者最近接受了22歲的中國投資者的出資。據稱,當時正在給從父母那裏獲得的資金尋找投資目標。印度經營者表示,「如果幫助我們,那就太好了」。
如今一到中國的節日,就有投資者從大陸大舉湧向矽谷。另一家初創企業的經營者笑著表示,「如果中國投資者聚集,將舉行大型聚會,那是籌集資金的目標」。
美國也想「竊取」中國技術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中美聯繫是否真的屬於「合作」的體現?在中美AI峰會登臺的中國信通院的負責人表示,中國開始有數據和半導體了,但演算法仍依賴谷歌等美國企業,認識到推進自主AI開發需要人才。與這種發言相關,令人關注的是留學後本應定居美國的中國人的回國現象。
闡述AI重要性的中國信通院的負責人 |
在矽谷的半導體企業之間,最近,華為技術旗下的海思半導體等中國企業的常駐技術人員回國成為話題。一位相關人士表示,「越是優秀的人,越會回到中國創業,或在現在的公司獲得更高職位。甚至有人將家人留在美國,單身回中國」。有人擔心這導致技術外流。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