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發展模式從「雁陣」走向「並進」
2019/07/03
擁有超過40億人口的亞洲的關鍵詞是多樣性。亞洲直面經濟和社會問題、宗教﹒民族問題、固有習慣等眾多差異所帶來的摩擦,但各國和各地區在探索共生的道路。
在台灣的高科技産業聚集地新竹。來自印度的女性技術人員帕拉比(音譯,31歲)在半導體企業台灣積體電路製造(TSMC,台積電)負責與客戶溝通技術的業務。她進入公司僅3個月就被提拔承擔這項重要工作,其本人表示「我具有快速學習,找到解決對策的能力」,似乎沒有一點膽怯。
地區內交流越來越活躍
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代工市場握有5成份額,是台灣具有代表性的全球性企業。該公司的人力資源副總經理馬慧凡表示,從設計初期開始就對客戶提供支援的情況出現增加,我們需要很多邏輯思維能力優秀的人才。台積電看中的是印度技術人員,錄用了超過100人。
擅長邏輯思維和數學的印度人的IT能力優秀,通過人才供給和軟體開發外包支撐著美國IT企業的發展。帕拉比表示,「這些人才現在開始轉向亞洲的大型企業」。
亞洲有著像台灣這樣製造業強大的地區,也存在像印度這樣軟體實力強大的國家。例如只有560萬人口,卻擁有金融和人工智慧(AI)等高級人才的新加坡等國。在富有多樣性的亞洲,人才和技術的交流越來越活躍。
![]() |
前海微眾銀行和南洋理工大學就共同開發新服務達成協定(1月底,新加坡) |
例如,騰訊控股旗下的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在AI領域展開合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