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23日的湖南長沙的日系車專賣店 |
日經中文網特稿: 中日關係惡化給日系車廠商帶來不利影響。日系車9月在中國銷量大幅下滑,豐田同比下降48.9%,日産下降35.3%,本田也下降40.5%。中國國內抵制日貨運動擴大,日系車庫存增加。即使抵制日貨的浪潮降溫,前景仍然難以樂觀。因為日系車本身的品牌號召力已經今不如昔。
在今年十一黃金周,恰逢中秋節,成了8連休。但有的企業實施了12連休。這就是豐田的乘用車合資公司天津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因反日情緒高漲銷售低迷,豐田自9月26日起就停工了。
9月的最後一週,一位日系汽車廠商負責人在得知中國各地專賣店的銷售數據時,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讓他感到「很震驚」的是截至9月21日的1周的銷售數據。這一週裏包括中國各地發生反日遊行的15~16日的週末和到處倡議在「九一八事變」紀念日舉行大規模遊行的9月18日。為防止遭到遊行隊伍的襲擊,很多專賣店都關了門。
即使把這些因素加進去,銷售下滑的程度仍然超出預期。「就這樣生産下去,也只是增加庫存而已」。正是在這樣強烈危機感的驅使下,日系廠商才紛紛臨時決定提前停工。
導致銷售下滑的原因不用説是中國沸沸颺颺的抵制日貨運動。自從香港保釣人士登島的8月中旬以來,日系車銷售疲軟情況就變得非常明顯。
豐田8月在華新車銷售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5.1%。去年同一時期,豐田在全力應對東日本大地震後積壓下來的訂單,因此銷售下滑也有因去年銷售猛增帶來的反向效應。但一直以來勢頭強勁的日産的銷量也只是與去年持平。
當然,每當中國出現反日浪潮時,都會有抵制日貨運動。因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而中日關係惡化的2005年,中國各地也湧起了反日遊行浪潮,爆發了抵制日貨運動。當時的影響有多大呢?
豐田旗下的一汽豐田2005年的銷量為15萬5000輛,實現了上年銷量的近9成。在日系廠商中,較早進駐中國市場,被視為日本車品牌代名詞的廣汽本田也在同一年創下了增長13.9%,銷售23萬輛的紀錄。當時業內人士異口同聲地表示,「可以説抵制運動沒有産生任何影響」。
當時,日本車擁有輝煌的品牌號召力。歐美系廠商只是將本國市場的淘汰車型銷往中國市場。而日系車廠商則腳踏實地生産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汽車。日系車對認為「日本産品品質好」的中國消費者非常有説服力。
此次抵制運動是否也不會造成大的影響呢?「環球網」9月29日進行了讀者調查,在獲得3.4萬份答卷的調查中,有4分之3的人認為可以用其他國家的商品替代日本商品。
時代已經變了!中國的消費者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憧憬和關注日本産品了。汽車也已經是可以用他國産品替代的商品。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