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與夏普在今年3月下旬就資本與業務合作達成了協議,自那以來已經過去9個月。但此次合作的最大目的——鴻海向夏普總公司出資9.9%的談判遲遲未能取得進展。夏普已經開始尋找鴻海以外的出資方,12月4日夏普宣佈將與美國半導體大型廠商高通公司進行資本與業務合作。夏普和鴻海的關係已經出現隔閡,市場上不少觀點認為兩家公司的談判有可能破裂。
「戀愛」難以修成正果?
如此下去,鴻海和夏普之間的「戀愛」將越來越難以修成正果——在夏普宣佈與高通公司展開合作次日的12月5日,台灣各主要報紙的報道充斥著這樣的文字。夏普表示不但將與高通聯合開發用於智慧手機等終端的新一代液晶面板,還將從高通公司接受最多100億日元(注資比例為5%)的注資。對鴻海而言,夏普傳遞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還有其他願意出資夏普。
 |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一直向介入夏普經營 |
另一方面,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於12月5日接受了台灣《聯合晩報》的採訪。針對夏普和高通的合作,郭台銘認為這是夏普為了開發新一代産品而採取的適當行動,表示這有助於包括鴻海在內,從事從面板到終端製造業務的3家公司展開合作,進而冷靜地表示希望雙方獲得成果。
同時,郭台銘還表示,對於夏普與高通之間的合作,數日前夏普已經通知鴻海。這證明夏普重視與鴻海之間的關係,突出了鴻海與夏普的友好關係。在提及鴻海對夏普的出資談判時,郭台銘再次強調希望在明年3月底之前敲定全部問題。
今年8月底,郭台銘突然取消了鴻海與夏普共同運營的堺螢幕産品公司(SDP)的記者會,並隨即離開日本。另一方面,9月初郭台銘在接受《聯合晩報》採訪時明確表示鴻海必須參與夏普的經營。這讓夏普的管理層大為震驚。鴻海被認為尤其強烈要求進入增長值得期待的智慧手機等中小型面板業務。
而夏普的態度也變得強硬,稱「中小型面板是夏普經營的生命線」。其後,夏普開始尋找替代鴻海的出資方,並先後開始摸索與美國英特爾公司和高通公司等進行合作。鴻海方面或許也感到自己的做法「有些過頭」,因此負責公關工作的鴻海發言人邢治平在9月以後提到夏普時一直以「無可奉告」加以應付。鴻海於9月下旬召開了向台灣通信設備廠商注資的新聞發佈會,當時鴻海也提前表示「有關夏普的提問一概不予回答」。郭台銘在發佈會後在數名保安保護下離開現場,徹底拒絕記者「圍堵」。
「日台合作」籠罩陰影
 |
鴻海出資後的堺螢幕産品公司的開工率正在提高 |
不少觀點認為鴻海注資夏普總公司並沒有太大意義。在10多年時間裏一直關注鴻海經營的台灣調查公司拓墣産業研究所副所長楊勝帆認為通過注資SDP,鴻海已經獲得了曾經最希望獲得的液晶面板工廠和技術。事實上,SDP在鴻海完成注資的7月以後,在鴻海輸送的人才的努力下,開工率已經開始上升。加強與鴻海客戶之間的關係也對SDP起到了積極作用,美國大型電視生産商美國VISIO(瑞軒)等已經成為SDP的客戶。另一方面,楊勝帆表示鴻海經營者認為,如果郭董事長無法獲得夏普的主導權,注資就沒有任何意義。因此,談判存在陷入破裂的可能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