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25 星期四

  • 0501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日美歐新一代對撞機力爭2035年投入運作

日美歐新一代對撞機力爭2035年投入運作

2021/05/18

PRINT

  小玉祥司:力爭以日美歐為中心建設的「國際直線對撞機」(International Linear Collider,ILC)是被期待為新物理理論打開突破口的新一代對撞機。它將重現宇宙誕生時的狀態,探索物理學的新理論和宇宙的真面目。日本東北地區的北上山地成為候選建設地,力爭2035年前後投入運作。

      

  國際直線對撞機為長約20公里的直線狀,將大量産生「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俗稱「上帝粒子」,是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研究的對象)。從對撞機兩端分別發射帶負電荷的負電子和帶正電荷的正電子。加速至接近光速後相撞,大量産生希格斯玻色子。

  

將大量産生希格斯玻色子,打開新物理理論的突破口(國際直線對撞機的預想圖,Rey.Hori/KEK)

    

  希格斯玻色子是向物質賦予品質的基本粒子,2012年借助位於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圓形對撞機「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發現,但仍不了解詳細性質。東京大學特聘教授山下了表示,「今後20~30年基本粒子物理學的核心無疑將是希格斯玻色子」。

      

  根據現在的物理學基本理論,希格斯玻色子只有1種。但有觀點認為,如果其他候選理論正確,希格斯玻色子將為5種。雖然理論還有很多,但如果弄清希格斯玻色子的詳細性質,就能得知哪種理論正確,宇宙的真面目將浮出水面。

  

  此外,佔宇宙4分之1、但真容不明的「暗物質(Dark Matter)」的發現也令人期待。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村山齊表示,「追尋希格斯玻色子和暗物質、弄清宇宙的形成和未來是國際直線對撞機的責任」。

   

            

  不過,對撞機的建設陷入僵局。儘管在全球物理學家的協助下已經完成基本設計等,但擔憂達到8千億日元的建設費,日本並未正式表明建設意向。

           

  另一方面,中國同樣正在推進量産希格斯玻色子的新一代對撞機項目。哪個項目能率先投入運作,並領先世界?歐美將推進國際直線對撞機項目,如果日本遲疑不決、落在中國後面,存在建設被放棄的風險。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小玉祥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4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