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15分9秒」心情就會變好?
2022/04/24
北川和德:心情低落的時候,活動一下身體被認為是轉換心情的有效方法。體育運動似乎真的會對心理産生積極影響。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需要連續運動多長時間呢?答案是「15分9秒」。亞瑟士(ASICS)明確給出了這樣的數字。
![]() |
參加東京馬拉松的人們 |
亞瑟士開發出了體育運動對心理産生積極影響的可視化系統「Mind Uplifter」。該系統已於2021年6月在網上公開,並開始從世界各地招募參加人員,進行實證實驗。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系統呢?因為可以免費在手機等電子設備上使用,筆者就試用了一下。
先訪問特設網站(https://minduplifter.asics.com/),掃描一下自己的面部表情。然後輸入性別和年齡,回答幾個與精神狀態相關的問題之後,就可以享受運動樂趣了。跑步、散步、游泳、肌肉鍛鍊、球類運動、格鬥等,好像基本上支援所有運動。
運動結束後,再次進行面部掃描並回答問題之後,10項精神狀態變化就會轉化為數值顯示出來,包括「放鬆水準」、「充實感」、「注意力集中度」等
據稱,亞瑟士通過這樣分析實際運動的時間和心理變化,得出了15分9秒這一數字。
我騎了20分鐘的自行車訓練器。結束後回答問題的時候,就發覺心情已經變得開朗了。據説系統通過面部表情的變化以及回答來測量大腦和情緒的變化,並將其轉化成數值,但具體的工作原理並未公開。
説實話,筆者對15分9秒這一數字半信半疑。作為對象的運動項目過於寬泛,也沒有明確提示需要多大負荷的運動。但這一點應該因年齡和運動習慣不同而異。可能目前的意思是,只要每個人以15分鐘為標準以自己覺得在運動的狀態堅持下來即可。
當然不能只運動1次,每天養成習慣並堅持的效果會更好。不管什麼運動,只要活動身體15分鐘左右,這樣是比較容易做到的。
回想一下自己的情況,筆者最近總是感覺心情低落。新冠疫情擴大,烏克蘭局勢緊張,讓人不願意面對的新聞接連不斷,可能這也是心情不佳的原因之一。當感覺心情低落時,筆者就想「不管是散步還是健身,先運動一下再説」。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北川和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