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安倍對日美同盟關係留下的「遺訓」

安倍對日美同盟關係留下的「遺訓」

2022/07/12

PRINT

      擔任首相期間,安倍曾至少兩次被日美同盟的危機觸動。第1次是就任首相後不久。民主黨的鳩山由紀夫執政時期,日美同盟受損,中日關係處於一觸即發的狀態。

 

      2012年9月,在日本對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實施國有化之後,中國公船接連進入附近海域。中日間出現産生爭端的風險,據説「華盛頓也出現了對日本的應對感到不安的傾向」(當時的美國政府當局人士)。

 

      增加防衛和海上保安廳的預算

  

      要重建日美之間的信賴和同盟關係,只能首先由日本自己儘快在防衛方面做出努力——安倍帶著這樣的想法,從2013年度開始增加之前持續減少的防衛預算,同時大幅擴充了日本海上保安廳的預算。

 

      安倍不顧輿論的反對,2016年3月推行了《安全保障關聯法》,這樣做也是出於同樣的考慮。這樣一來,為了支援美軍,日本可以行使有限的集體自衛權。

 

      部分日本在野黨認為「將日本變成了可以戰爭的國家。違反日本憲法」,目前依舊在反對該法。但安倍的本意恰好相反。他擔憂的認為,如果沒有安保法,日美同盟就難以為繼,恐怕就難以保證日本的穩定。

 

      安倍面臨的第二個危機是美國川普總統上台(2017年1月)。當時,川普認為日美同盟對美國而言是負擔,公然表示不滿。據日本政府相關人員介紹,川普與安倍共計14次會談中,每次都批評「日美同盟不公平」。除了要求駐日美軍的駐軍經費全由日本承擔外,在亞洲開展的美國航母的運營費用也逼迫日本分擔一部分。

 

      川普總統也對美歐同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NATO)抱有強烈不滿,歐洲外交人士説「川普還向歐洲表明了退出的可能性」。因此,美歐關係明顯降溫,北約的團結一落千丈。

 

      幸運的是日美同盟沒陷入太糟的境地。在川普時代也確保了對中國和朝鮮的威懾力,防止了東北亞不穩定的惡夢。這其中,安倍發揮的作用巨大。

 

      不惜「討好」美國總統

 

      安倍認為,為了守護日美同盟,只能對川普總統「投懷送抱」。在歐洲首腦們紛紛退縮的背景下,安倍通過打高爾夫和一同用餐,堅持與川普交往。並且,在會談中,每次都準備好幻燈片資料,説明日美同盟也多麼符合美國的利益。

   

      即使可能得罪川普,安倍在必要的時候也會對其進行強烈反駁。對於埋怨日本「蹭美軍」的川普,安倍也曾激烈地反駁説「不是那樣的。我大大降低了支持率,才換來通過安保法」。

 

      日美安全保障條約看似牢固,但其實極其脆弱。第10條規定,可根據日美任何一方的意願,提前預告1年,就可以停止條約。如果美方決定放棄條約,日方無法阻止。

 

      安倍完全明白其中的危險。因此,他持續傾注很多「養分」,以防止日美同盟枯竭。對於現任首相岸田文雄及未來接班的日本政治領導人而言,這是最重要的「遺訓」之一。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秋田浩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1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5
投票總數: 2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