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泡沫」還在膨脹
2023/07/12
梶原誠:傳奇投資家喬治·索羅斯已將掌管250億美元資産的基金的運營交給了兒子。看到6月浮出水面的這條消息,應該有很多市場相關人士會想,「如果索羅斯現在仍活躍在一線,會如何看4月以後的日本股市上漲呢?」
2012年11月開始出現「安倍經濟學行情」,由於對安倍晉三政權的貨幣寬鬆政策的期待,股價上漲和日元貶值迅速加強。據報道,索羅斯一方面通過買入日本股票、拋售日元賺得盆滿缽滿,另一方面到2013年春季果斷撤離,其冷靜果決在世界市場上成為話題。
![]() |
索羅斯有一個始終未得到證實,目前正令人擔憂的假説。這就是2008年雷曼危機時提出的「超級泡沫的破滅」。
每當發生經濟危機或泡沫經濟崩潰時,政府和中央銀行均會出台財政和貨幣政策予以遏制。在這個過程中,信用泡沫膨脹到無法維持的程度,終於崩潰,迎來歷史的轉捩點。索羅斯警告稱導火線就是産生百年一遇的衝擊的雷曼危機。
這個假説沒有成為現實。因為雷曼危機也被遏制。雖然作為震源地的金融機構被迫進行債務壓縮,但政府取而代之,通過背負債務來刺激經濟。中央銀行購買政府債券,支撐了政府的債務擴張。但作為代價,債務佔全球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例從當時的290%擴大至330%,超級泡沫變得更加嚴重。
現在,逆風正在襲擊這一弱點。美歐等國的央行去年以歷史性的速度推進了貨幣緊縮。對於債臺高築的借款人來説,出現了利息支付負擔大幅增加的嚴峻局面。
或許正因為如此,回顧剛剛結束的今年上半年(1月~6月)的全球市場,2種資産的上漲顯示出資金的不安。首先是年初以來的漲幅超過80%,在主要資産中首屈一指的比特幣。
比特幣上漲反映了市場對政府和當局的不信任。例如,投資者或許警惕因經濟惡化和美國矽谷銀行(SVB)破産而加劇的隱憂,擔心無法通過收緊貨幣政策來抑制通貨膨脹。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去年表示,應該避開因通膨而貶值的美元,強調了對比特幣的執著。
比特幣在根源上是「反政府」的。其根源是1980年代討厭政府干預的「密碼朋克(Cypherpunk)」們構思的貨幣構想。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6月指出,「各國政府等背負鉅額債務的借款人會歡迎帶來貸款價值減少的通貨膨脹」。這種認識越是擴大,資金就越能嗅出通貨膨脹對政府的危險誘惑而轉向比特幣。
另一個是科技股。將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中的500家企業劃分為GAFAM加上特斯拉、英偉達等「7家科技巨頭」和「493家主要企業」,使股價指數化。從漲幅來看,7家科技企業接近60%,而493家主要企業卻不到10%,科技股的突出表現顯而易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