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泡沫」還在膨脹
2023/07/12
一般來説,科技股是因「規避風險(risk-off)」而被賣出的週期性股票。但是,這7家企業還具有即使經濟惡化也會增長的生活必需品股的性質。GAFAM已將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發展為社會基礎設施。特斯拉將純電動汽車(EV)作為基礎設施加以普及,而英偉達正逐漸讓人工智慧(AI)作為基礎設施普及。
業績和股價證明了在不受經濟影響的情況下增長的實力。亞馬遜在科技股泡沫破滅後的2001年實現盈利,並在美國股市創出雷曼危機後新低的2009年達到高科技泡沫以來的最高點。目前科技股的上漲也存在由「規避風險的安全資産買入」構成支撐的一面。
是否即使投資者情緒惡化,還能吸引買入?通過改變自身來突破逆風的潛力,正是日本企業所缺乏的要素。
日經平均指數今年一度上漲近30%。外國投資者自4月以來凈買入約6萬億日元,推高了股價。然而,6月12日與日經平均指數逼近3萬3000點的東京的狂熱相反,美國紐約卻出現了冷靜的聲音。
日本經濟産業省和金融廳邀請美國市場相關人士,就激活企業併購的政策和企業治理改革進行了説明。或許是受股價上漲的影響,匯聚了作為日本相關研討會顯得較多的80多人,但爆發出來的是不滿。「從30年前就開始聽説企業會發生變化」、「使經營不透明的互相持股在企業之間並沒有減少」
面對越是「日本通」越嚴厲的意見,一位與會者想起了作為索羅斯左膀右臂而聞名的斯坦利·德魯肯米勒的一句話:「投資者越是傷痕纍纍,越是不敢大膽冒險」。30年來,投資者一直被日本背叛。在瑞士IMD 商學院的全球競爭力排名中,日本曾一度排在榜首,但在上月公佈的最新版中跌至第35位。
索羅斯的警告不會永遠落空。只有日本企業培養出即使超級泡沫萎縮也能反彈的能力,資金的心理創傷才會痊癒,日本股市才能繼續被看好。如果不能對股價的回升感到安心,資金會像10年前索羅斯毫不留情地拋棄日本股一樣離開。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梶原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