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島還對上世紀80年以來舉辦奧運會的國家進行了分析。而得出的結論是,「自奧運會舉辦約1年之前起,經濟增長開始超越潛在增長力。而在閉幕後,超過實力的經濟增速仍將保持2個季度」。
其比率的整體平均值約為1%。而如果僅觀察主要已開發國家,則最大僅為0.3%。因此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經濟效應將非常有限。中島在此基礎上表示,「與經濟增長相比,促使正趨於內向的國民意識轉向積極的效果更值得期待」。
重視意識變革而非經濟效應,東京2020奧運會經濟分析的含意可能就在於此。東京奧運會應成為改變日本趨於內向、衰退、消極這3個問題的契機。毫無疑問,時間軸已經確定,新國家目標得以明確具有巨大意義。
在此基礎上,可能還需要探討新的奧運會模式。而這無疑需要考慮到時代因素。
1964年是電視劇《三丁目的夕陽》所描繪的高度增長的正中間,屬於輝煌的1960年代。而到2020年,日本65歲以上人口將佔30%,老齡化不斷發展,屆時將是銀色(指老年人的白髮)的2020年代。
這就是時代的不同。讓我們想一下,是否應該像舉辦殘奧會那樣,舉辦65歲以上老年人參加的老年奧運會呢?
即使存在9年後肯定發生危機的規律性,如果那是固定不變的,便只要消除其原因,危機就將不攻自破。
為此,必須採取靈活的思維,使奧運會符合銀色時代的日本國情。這將促進新的國家建設。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芹川洋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