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即使是中國球員,心裏也明白這些道理。但就像我所説的那樣,專心踢球,並一點點取得進步,但在沒有公開轉會市場的中國,也很難獲得其他球隊的關注。相比提高實力,與那些有背景的人一起參加酒宴、加深交流,在生活上會得到更大好處。只要在中國人的圈子裏有很好的人脈,即使犯了錯誤,球員生涯也不會終結。所有人都這樣生活。在某種意義上來説,球員為了生存不得不如此。
面對一直與我同甘共苦的日本教練組成員,我在最後的會議上這樣説:「這兩年也許非常艱難,但並非毫無意義。我們拼命努力地工作,所有人都會看得到。我們想要表達的想法都表達了。至於他們如何理解、如何行動,這是另外的問題。在這種環境下,我們所期望的東西,也有他們無法做得到的」。
我相信杭州綠城隊的老闆也已經接受了我們的足球理念。在我離開之後,聽説老闆仍打算儘量由日本教練班子來帶隊,對日本式的執教方法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能一直堅持自己的思想,不論需要多長時間,都要打造一個自認為理想的成長型隊伍。面向四年後的全運會,據説正在精心制訂計劃,準備把選拔出來的30名U14隊員送到日本留學。似乎非常願意學習日本的足球和文化。對此,我也會盡可能地提供幫助。希望中日足球交流能由此揭開新的篇章。
回到日本後有什麼打算呢?我想先稍做休整,但無意再回到一線執教。為了日本足球今後的成長,應該把機會留給年輕人,我們在背後提供支援。
不僅是足球世界,政治領域也是如此。聽説大企業裏社長的平均年齡在65歲以上,任期只有4年。經濟高速增長期已經過去,一切都不好下定論,但新興市場國正在快速增長,人口持續增加,照此下去,地球也支撐不住。在價值觀需要做出改變的時代,像我們這樣總是不停地向上攀登、沒有奮鬥目標就無所適從的一代是不是也該做出改變了呢?把機會與時間留給年輕人,支援他們。也許這才是我今後必須要做的工作。
雖説如此,我此前總是任性而為。在做出新的打算前,必須先好好陪一下老婆。
在中國的這兩年也得到了很多在日本無法體驗的經驗。通過這個專欄盡可能地和讀者們分享自己的體驗,讓大家能借此來深入思考日本與中國。衷心感謝一直以來幫助我們的中國人、為我們加油的球迷。
謝謝!再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