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咖啡連鎖店的競爭越來越激烈。1月份,中國老字號包子鋪天津「狗不理」宣佈計劃收購美國咖啡連鎖店。傳統餐飲企業進入咖啡行業使得中國的咖啡市場將愈發受到關注。在進駐中國方面落後於人的日本咖啡企業也將加速追趕。
 |
「狗不理」包子鋪 |
天津狗不理表示最早將在2014年內簽署合作協議。狗不理並未透露被收購企業的名稱,不過表示這是一家在歐美、東南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有分店的企業。
天津狗不理8日公佈收購計劃後,中國媒體猜測收購對象可能是美國咖啡連鎖店巨頭唐恩都樂(Dunkin' Donuts)。同一日的納斯達克市場上,美國唐恩都樂的股票馬上做出了反應。7日的收盤價為46.71美元,8日則一度上漲至48.56美元。
最近2、3年裏咖啡文化在中國快速普及,毫無疑問中國已成為巨大市場。據推算,2020年中國的咖啡豆消費量將僅次於美國,成為全球第2大市場。咖啡連鎖店企業正在競相擴大店舖網。
規模最大的當屬在中國擁有約1000家店舖的美國星巴克。星巴克計劃2015年在中國開設1500家店舖。英國Costa Cofee也在加緊增設店舖,計劃15年之前將店舖數量由目前的約200家增加至2500家,超越美國星巴克。在香港上市的中國政府系複合企業華潤創業運營的Pacific Coffee也計劃將店舖數量從目前的300家增加至1000家。
 |
北京市內的星巴克 |
而非咖啡連鎖企業也對中國咖啡市場虎視眈眈。快餐巨頭麥當勞截至13年底已經開設了約660家咖啡形態的「麥咖啡(McCafe)」店舖。今後計劃進一步加快開店速度。
另一方面,日系咖啡企業卻動作遲緩。自2011年St-MarcCafe進駐上海、運營Doutor Coffee的DOUTOR NRS HD在中國等華人圈成立子公司後便再無大的動作。最近,運營「KOMEDA咖啡店」的KOMEDA(名古屋市)表示計劃以2013年亞洲投資基金安博凱(MBK Partners)成立的投資目的公司對其進行收購為契機,積極在海外開展業務。
表現活躍的不僅只有咖啡連鎖企業,瑞士食品巨頭雀巢計劃15年之前將雲南省的咖啡豆年採購量比目前增加30%,提高至1萬5000噸。除了面向歐洲出口外,還將用於應對中國城市地區的咖啡需求增長。為了確保高品質的咖啡豆,將新設咖啡豆栽培設施「雀巢咖啡中心」。計劃與當地農戶加強合作,維持咖啡豆品質並提高産量。
不過,越是離消費者近的行業面臨的中國風險便越多。去年10月中央電視臺等中國媒體紛紛批判星巴克在中國的咖啡定價過高。中國幾乎每年都會出現針對外國品牌的批評活動。能否獲得不受官方聲音影響的消費者的支援成為今後擴大業務的關鍵。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