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肖敏捷:第一次喝咖啡應該是在80年代初讀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暑假從火爐武漢回到西安,高中同學聚會時不知誰帶來一包咖啡,女同學們用煮麵條的大鋁鍋煮了一鍋,然後每人一搪瓷缸,當然哪知道加奶,反正只記得喝到嘴裏的滋味跟中藥差不多。但是確實過了一把洋癮,所以事隔快30年,當時的場景記憶猶新。
|
肖敏捷 |
到日本之後去咖啡店的機會明顯增多。朋友熟人見面、開個簡短的碰頭會等大多會選擇去咖啡店。最初覺得去咖啡店是在浪費錢,因為喝一兩杯咖啡的錢足夠去超市買一瓶雀巢速溶咖啡,夠我喝一個月了。因此每次去咖啡店都有一種被剝削的氣憤心情。幾十年之後,看到有人指責星巴克咖啡謀取暴利、一杯咖啡的成本只有多少多少錢的報道時,筆者只有苦笑一下,因為我也是這麼傻過來的。這都是多年來只注重物質消費,不重視服務消費的結果。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提供的數據,中國目前服務業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率不到40%,跟亞洲周邊的主要國家和地區相比,大概也就比越南高一點,遠遠低於香港和日本。當然由於各自的環境和條件不同,服務業發展的快慢不能簡單相提並論,但是消費者願不願意花錢買服務應該是服務業發展的大前提。
話題重新回到咖啡。在日本也許一些人是為品嚐咖啡而特意去咖啡店,但更多人是去花錢買咖啡店的服務。在日本有很多特色咖啡店,有播放爵士音樂的,有提供漫畫的,有和寵物交流的等等,可以滿足各種人的需求。而更多的是象筆者這樣的消費者,平時出外拜訪客戶時有剩餘時間時先找一家咖啡店進去磨時間,週末週日為了躲避兒子的干擾破壞跑到家附近的咖啡店看書寫報告,有時一、兩杯咖啡可以泡整整一天。我們花錢買的不光是咖啡,包括咖啡店的場地費、水電費,加上免費上網等服務。
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準的提高,購買服務的比重慢慢接近或超過購物是大勢所趨,因為經濟發展越快大家的時間越來越值錢,工作越緊張競爭越激烈大家越願意花錢買享受。快餐店之所以受歡迎主要是因為消費者可以節省寶貴的時間去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去健身俱樂部跑步學瑜伽既為了減壓也為了提高「革命本錢」的價值。至於父母讓孩子去學琴棋書畫等也是通過購買這些服務來期待未來孩子為自己以及社會帶來更多的回報。在日本,伺候老人基本上也是通過購買養老服務等實現社會化,兒女等親屬可以從中解脫出來去參加各種社會或經濟活動。
以往我們輕視服務業一方面是因為收入過低沒有享受服務的條件,另一方面與我們過分追求高經濟增長有關。在拉動經濟增長率方面製造業投資具有立竿見影的作用,開個咖啡店麵包房等不需要太多的投資,所以服務業被忽視也是在所難免的。但是如果從創造就業的角度來看,也許會得出另一番結論。根據日經新聞報道,80年代最鼎盛時期日本全國共計有15萬家咖啡店。如果再加上為咖啡店提供服務的關聯企業,所創造的就業機會應該不遜於汽車家電等大型製造企業。
前不久,李克強總理提出服務業是最大的就業容納器,我想從政策環境來看,服務業在中國終於即將迎來春天。但是服務業能不能在中國茁壯成長還要看消費者能不能轉變思維。一杯咖啡值多少錢,從你的答案可以看出服務業在中國的發展前景。
關注日經中文網新浪微網誌
(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作者所屬公司SMBC日興證券無關)
專欄:肖敏捷論中日
肖敏捷 簡歷
出生於中國西安。自武漢大學畢業後,作為日本文部省(當時)公費留學生到日本留學,先後就讀於福島大學和筑波大學的研究所。1994年起在日本的證券行業從事經濟分析和資産管理之後,目前SMBC日興證券經濟分析師。作為頻繁來往于中日之間,不斷推出準確經濟報告的經濟分析師而為人所知。
在《日經Veritas》排行榜(2010年)經濟分析師部門中居第5位。著作有《中國人經濟分析師看中國經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