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去年底發生了冷凍食品中被混入農藥的事件。1月25日該冷凍食品的生産商日本丸羽日朗控股公司(Maruha Nichiro Holdings)旗下的阿克力食品公司的一名員工因涉嫌在生産過程中向食品中摻入農藥而被日本警方逮捕。當天晚間,丸羽日朗控股的社長久代敏男宣佈引咎辭職。久代社長在記者會上低頭表示「痛恨之極」。然而在其悔恨的背後,日本的冷凍食品行業卻已經多次發生了類似令人不可理解的事件。
 |
記者會現場擺放的被召回商品(1月25日,東京都江東區) |
「簡直如出一轍」,通過報道得知嫌疑人被逮捕的消息後,日本一家冷凍食品企業的高管表情黯淡。
與中國「毒餃子事件」如出一轍
「從發現異常到對外公佈資訊都動作緩慢」、「對事態缺乏足夠認識」、「內部人員遭到逮捕」。無論是從問題被曝光時的企業應對舉措,還是生産一線員工遭到懷疑這一點上來看,本次事件的情況都與6年前發生的中國産冷凍餃子中毒事件如出一轍。
在因少子老齡化導致市場規模不斷萎縮的日本食品市場,冷凍食品是為數不多的增長領域。據日本冷凍食品協會統計,2012年日本國內消費量比2011年增長了5%,達到270萬噸。相當於日本每人平均消費21公斤冷凍食品。
「冷凍食品技術」曾獲得過高度評價,甚至被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選為食品領域20大發明的榜首。其理由是冷凍食品烹飪方法簡單,易於保存,且適於個人就餐。隨著技術的進步,品質也在持續提高。日本冷凍食品協會會長伊藤雅俊(味之素社長)更將冷凍食品定位為「滿足多種消費者需求的‘未來食品’」。
但是,在日本很難説冷凍食品在超市等賣場得到了足夠的重視。「一律打折40%」、「均一價格」等促銷標識在日本的超市、賣場等非常顯眼。除去一部分産品之外,新産品也會很快被放進促銷櫃檯。
關於冷凍食品的價格標識,很多時候會讓消費者産生誤解,這也令日本行政部門加強了監管。1月,東京都認為零售商唐·吉訶德公司等利用實際不存在的企業建議零售價進行了虛假打折,根據日本《贈品標識法》發出了改善標識和防止再次發生的指示。
生産與銷售一線的扭曲
「能夠長期保存,為何還要像大拍賣一樣不斷降價呢?」對於來自企業的抱怨,零售方的回答是,「借品牌優勢暢銷的商品很少,只有在整體上凸顯價格優勢才能讓銷售保持強勁。只要其他店舖不停止促銷,我們就不得不繼續奉陪」。
另一方面,有些企業開始主動挑戰低價化,以爭奪市佔率。很多觀點認為,日本一名證券分析師認為「價格下降壓力一直都存在,利潤率很低。生産一線可能已經無法承受」。
據稱,冷凍食品生産一線的環境非常嚴峻。1月20日,中國「毒餃子」事件的嫌疑犯、餃子生産商的前員工被判處無期徒刑。中國檢察機關指出,其動機是對工資等待遇感到不滿。
冷凍食品屬於增長市場,但卻被迫面對由零售方主導的價格及商品政策。最近,超市等的自主品牌也在進入市場,生産線的更新也日趨頻繁。不可否認的是,阿克力食品公司事件的真相將在今後浮出水面,但不可否認本應最受重視的安全對策卻被忽視。
冷凍食品行業的醜聞似乎連鎖發生。冷凍産品生産企業的經營狀況不好也是很重要的背景。
在日本,産品召回不僅限於冷凍食品。在汽車和家電産品領域也屢見不鮮。不過,從事生産的人員故意威脅消費者生命的行為不應得到原諒。要切斷醜聞的鏈條,就需要根治生産與銷售一線的扭曲現象。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田中陽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