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嚴厲「節儉令」的在華日企也越來越多,因為人工費上漲等原因導致日企的經營環境正在迅速惡化。改用更廉價的衛生紙,把職工宿舍的淋浴設備改成投幣式等讓人心酸的節約努力正在持續。也有人指出中國製造已走到了十字路口。
 |
日本電産等日本企業齊聚大連(遼寧省) |
「現在使用的衛生紙每卷2.4元,不如把它改成2.1元的吧」,説話者是大連聯譽恒商貿的營業部經理森川欣城,在日企聚集的大連,他負責為70家日資工廠採購各種用品。他的提議引起了很多日本人總經理的興趣。
中國的工廠廁所裏一般不提供衛生紙,因為工人會把紙「順」回家。所以日企基本上採用每月給工人發兩卷紙的做法。森川提議道,如果使用便宜的紙,1000人的工廠每個月可以減少約600元費用。
日企紛紛聚集到大連已經30年了,以前從來沒有想到過從衛生紙等用品上節省開支。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2013年度的調查顯示,遼寧省25%的日資企業出現虧損,85%的企業認為業績惡化的原因是人工費上升。還有人認為14年度情況將進一步惡化。但是,把企業轉移到人工費相對較低的東南亞等地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所以日企考慮實行「積少成多」的「小氣」路線,以求在中國生存下去。
日資汽車零部件廠商為削減水費,將職工宿舍的淋浴設備更換為投幣式。有的工廠停止集體供暖,代之以小型取暖器。也有工廠將使用的日資會計事務所更換為費用低廉的中國事務所。製造船舶用錨類的大連清本鐵工將在5月把工廠的燃料更換為天然氣,從而節省40%的燃料費用。各家日企想的都是即便很少也要削減成本。
但是只在支出上減少費用終有其極限。「能否繼續在中國製造?日本企業正被迫做出決斷」,美資調查公司貝恩公司的合夥人奧野慎太郎如是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