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五月黃金周,匯率行情便會出現波動,今年也是如此。中美和日本在經濟和貨幣外交層面展開博弈,在匯率市場上掀起了波瀾。
5月6日安倍晉三在巴黎召開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部長理事會議上發表主題演講時強調「日本並非位於遠東,而是位於經濟迅猛增長的亞太地區的中心」。整個會場座無虛席,甚至其他房間也在進行實況轉播。
演講結束後,會場上就將舉行強化OECD與東盟(ASEAN)聯繫的「東南亞地域項目」的啟動儀式。
以今年的主席國緬甸為首,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5個東盟國家出席了啟動儀式。安倍晉三還與OECD秘書長安赫爾·古里亞在座位上合了影。
日本與對東亞關注度增強的OECD事務官員一同啟動了「東南亞地域項目」。安倍指示相關部門儘量多邀請東盟國家的部長參加會議,最終出席人數遠超預期。
在與中國爭奪對東盟影響力的背景下,可以説日本的經濟外交取得了一定成果。OECD增加透明、公平的規則對日本來説益處多多。
不過,或許大多數市場相關人士關注的是中美圍繞貨幣展開的博弈。其焦點為人民幣。美國財政部4月15日公佈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情況報告》中指出,人民幣被嚴重低估。
一般來説,中國本該注意到美國財政部的報告,敦促人民幣匯率上升,但今年卻有所不同。中國似乎沒有理會美國的警告,而是繼續對人民幣貶值放任不管。
花旗銀行首席FX策略分析師高島修認為這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此次亞洲之行有關。歐巴馬在與安倍舉行的首腦會談中,表明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適用於《日美安保條約》。而且還將這一內容寫入4月25日發佈的日美聯合聲明中。
高島修表示,對此感到不快的中國採取了人民幣貶值的措施。其目標瞄準的是日元。此前,以安倍上台執政為契機出現的日元貶值導致亞洲貨幣市場出現動盪。如果美國對人民幣貶值不滿,也要對作為源頭的日元貶值譴責一番。從中可以看出中國這個意圖。
對於日本而言,此次是意外地受到了牽連,不過發牢騷並無濟於事。在圍繞中國的強勢外交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經濟、金融、貨幣已開始與外交、安全保障保持步調一致……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瀧田洋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