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肖敏捷:在東京筆者幾乎每天都要和基金經理對話,目前的中國股市自然成為大家關心的話題。有趣的是在基金經理中對中國股市的看法明顯有代溝,越年輕越悲觀,大叔級則相反。為什麼會産生這種現象呢?原因很簡單,有沒有親身經歷過上世紀80年代後期的日本股市歷史性大泡沫,觀點自然不同。這裡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日本股市大泡沫的前因後果,對於中國股市是前車之鑒還是風馬牛,請讀者朋友自己判斷。
|
肖敏捷 |
步入1980年代,日本經濟增長的步伐開始放緩,實質GDP增長率從70年代末的5%左右下滑到2%左右。日元的持續升值以及日美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給紡織、鋼鐵、機械等傳統行業帶來沉重的打擊。當時日本經濟企劃廳發佈的經濟白皮書標題中開始出現「結構調整」 、「經濟服務化」 、 「金融的自由化」等口號,可以看出從政府到企業都開始探索經濟轉型。為應對景氣下滑,1980年秋天起日本央行開始減息,政府也宣佈刺激經濟的一籃子計劃。這些利多的消息為從1978年開始上漲的日經指數增添了新的動力,股價持續上揚但漲幅還算溫和。但是1985年9月22日在紐約廣場酒店召開的先進國家5國會議成為日本股市歷史性轉捩點。
在這個會議上,為了減少美國的貿易赤字,各國就允許美元貶值達成協定(廣場協議),由於日本對美國的貿易盈餘最大,結果日元對美元的升值幅度最大,從1985年9月到1986年9月這一年期間,日元對美元的匯率從1美元兌237日元升值到1美元兌155日元。1985年和1986年這兩年,日本製造業的業績急劇惡化,鋼鐵、機械,電器、汽車等行業更成為重災區。為了克服日元升值帶來的經濟不景氣,進入1986年後日本央行連續減息放水,當年日經指數上漲將近5成。
其實翻閱了一下當時的企業破産以及失業率統計,發現所謂的「日元升值蕭條」完全是一個偽命題,日元升值帶來的衝擊只是短暫的,日本政府以及日本央行完全低估了日本企業的競爭實力。經歷了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以及日元開始升值,無論是成本還是技術,很多企業已經具備相當高的競爭力,更主要的是擁有豐厚利潤留成的企業根本不差錢。結果,日本央行金融緩和開閘放水的資金開始流向房地産和股市,如此這般,股市和房地産不瘋也難。
1988年1月來日留學的筆者有幸撞到泡沫。剛到日本時對股票一竅不通,發現在校園裏老師們的對話裏經常出現NTT這個單詞,雖知是日本最大的電話公司,但不知這些教授們為什麼談的如此興奮。後來才知道日本政府為了推行國有企業改革,1987年2月份NTT正式上市,第一天的收盤價是160萬日元,到了4月份股價已經漲到318萬日元,在全國股民中NTT成為神股。但是泡沫崩潰之後該股的股價最低時只有歷史最高值的十分之一,直到現在日本很多老股民一提NTT都會大吐苦水。當時從東北來的留學生朋友老宋很少在校園碰到,突然有一天到我研究室來眉飛色舞的講他如何炒股,隱隱約約記得他告訴我他買的一隻股票會大漲,原因是該公司在北海道擁有一大片山林,該資産具有極大的升值潛力。泡沫崩潰之後因為升學去了另外一家大學,從此再沒見過老宋。
話題回到日本的基金經理們如何看中國股市。上世紀80年代體驗過日本大泡沫的基金經理認為無論從經濟轉型還是央行的金融政策的走向,目前中國股市與當年的日本股市驚人般相似,只要央行不開始加息,中國股市還有一段不錯的前景。但是,日本從1986年初到1989年底,長達四年的泡沫牛市裏,1987年10月份美國股市出現的「黑色星期一」雖然帶來全球股災,但也為日本的瘋牛市場提供了一次絕佳的調整機會。由於市場開放程度有限,中國股市通過外部動盪進行調整的可能性不大,能否成為慢牛只有好自為之了。另外,「80後」的日本基金經理中從未體驗過牛市的大有人在,相反這一代人是泡沫崩潰的受害者,因此無論是房地産還是股票,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只要市場開始上漲立刻斷言是泡沫。筆者認為這種現象正好和中國相反,知道90年代中國股市的投資人也許更理智一些。
筆者印象最深的還是一位長輩基金經理説的一番話。他説股市有泡沫很正常,泡沫崩潰也在所難免,關鍵是每次泡沫會不會起到大浪淘沙的作用。雖然1990年初起日本股市泡沫徹底崩潰,很多靠講故事的上市公司消失的無影無蹤,但還是誕生了一大批優秀企業,這些企業也確實經受住了市場和投資家的考驗。目前的中國股票牛市能走多遠無人知曉,但是中國股市能否健康發展還要看每次大浪淘沙後能夠留下來多少金子般的企業。
(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作者所屬公司SMBC日興證券無關)
專欄:肖敏捷論中日
肖敏捷 簡歷
出生於中國西安。自武漢大學畢業後,作為日本文部省(當時)公費留學生到日本留學,先後就讀於福島大學和筑波大學的研究所。1994年起在日本的證券行業從事經濟分析和資産管理之後,目前SMBC日興證券經濟分析師。作為頻繁來往于中日之間,不斷推出準確經濟報告的經濟分析師而為人所知。
在《日經Veritas》排行榜(2010年)經濟分析師部門中居第5位。著作有《中國人經濟分析師看中國經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