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從地震中了解的「弱點」,發揮「長處」,就可以找到引導日本走向復興的道路。現在正是日本轉向新增長模式的機會,不要在少子老齡化過程中抑制供給以實現均衡,而是與需求不斷增長的亞洲新興市場國家等經濟體實現共存共榮。
日本的貿易收支(國際收支數據)在去年時隔48年後再次轉為赤字。將目光瞄準美、歐已開發國家市場,在汽車、家電、鋼鐵和機械這4個領域鼓勵出口的過去的成功經驗已經風光不再。
如果將海內外的勞動成本按照美元進行比較,橫濱的工資是南韓首爾市的2.5倍,是中國廣州市的10倍,越南胡志明市的30倍。福島核電站事故的影響必然會長期化,在現階段,與美歐和南韓已經達到約2倍的産業電費差距也不可能輕易解決。
今後,日本應轉換「日本製造能力」的核心。如果在日本國內生産同等技術水準的産品,在價格上就很難戰勝亞洲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
在海外盈利,然後返回日本的全球化經營模式是企業成長的有力手段。另一方面,在日本地震後,節能、醫療和資訊通信等領域的需求不斷高漲,相關技術開發和經驗累積迅速加快。日本企業應該明白,這是將經營重心轉向高附加值的産品和服務的歷史性良機。
而政策決策和企業經營所需要的是進軍世界的勇氣。例如將泛太平洋經濟合作協議(TPP)看作是美國在農業等領域敲開日本市場的工具是非常錯誤的。
不要迫於外部壓力而實施防禦,而應該在海外積極構建日本的人才、技術和投資資金活躍的舞臺,使之成為提高日本國內生産效率的「TPP」。不斷減少的日本政府開發援助(ODA)援助發展中國家也不是唯一目的,在世界上廣交朋友就是日本對未來進行投資。
要從國內走向海外。要將地震當做轉機,轉變發展思路,讓日本與世界實現共同增長。
3·11日本大地震一週年特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