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提到「一衣帶水「這個説法,基本上都是指中國和日本。這個詞用來形容隔著狹窄的江河與海洋、彼此靠近的關係。實際上確實如此,中國和日本距離很近。但雖然距離很近,卻仍未實現相互理解,處於確實令人難以理解的關係。與中國産生關係已有20多年,但我從中得出的結論是,「中國並不理解日本和日本人」、「日本並不理解中國和中國人」。
那麼,原因何在呢?原因或許有很多,但擁有共同根源,或許反而阻礙了相互理解。共用漢字是一個優勢,但同時也存在弊端。雙方都通過自己的語言理解同一個資訊,將會産生微妙的分歧。要想列舉微妙的差異,將沒有止境,那麼,中國人和日本人無論如何都難以理解的地方都有哪些呢?
首先從中國人感受到的「日本人的奇怪之處」説起。
(1)日本人為什麼戴眼鏡的人很多?
的確很多。我感覺在30多歲的男性中,一半以上都戴眼鏡。此外,戴眼鏡的兒童也不在少數。在中國知名的兒童——名偵探柯南和《哆啦A夢》中的野比大雄都戴著眼鏡。據稱日本戴眼鏡的人數達到6720萬人,近視眼比率非常高。關於原因,有説法認為,這是因為日語同時使用漢字、平假名、片假名和羅馬字母。據稱在閱讀多種文字混在一起的文章時,必須保持目不轉睛,眼睛的負擔將加重。在英語中,只有26個字母,眼睛的負擔較輕,而使用簡體字的中國與日本人相比,眼睛的負擔也很輕。這麼説來,台灣地區患近視眼的人也很多。果然是繁體字令眼睛疲勞嗎?
(2)日本人為什麼喜歡吃咖哩飯?
咖哩飯是日本人的國民食品。平均來看,據稱一年吃約84次咖哩飯。這相當於每週吃一次以上。據説日本人家庭製作咖哩飯的頻率達到每月2.5次,但要問為什麼喜歡吃……,就難以回答了。或許是由於家庭和學校供餐等,自小時候起就習慣了這種口味。
(3)日本人為什麼愛清潔?
這一點我也想不明白。總之從小時候起,日本人就被嚴格教育説,「要保持清潔」。一種説法是,原因是日本濕度很高,經常出很多汗,同時東西也容易腐爛。據説這樣的環境導致日本人愛清潔。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在撫摸犬的頭部之後,肯定會洗手……。是否有點過頭?
(4)日本人為什麼不擅長講話?
説這屬於國民性也沒什麼意義,日本人受到的教育是,「要善於傾聽」。或許是由於這個原因,我也不太喜歡和不擅長傾聽別人説話的人交談。與不擅長講話這一點相比,更加善於傾聽。
(5)日本人為什麼喜歡站排?
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日本人即使是在不怎麼能感受到必要性的情況下,仍然整整齊齊站成一排,令人難以理解。例如,在座位全部對號入座的電影院,日本人也會整齊地排成隊等待入場。排隊是一種美德。就算處於恐慌狀態,日本人仍會整齊地排隊,順從地站排。我認為這是應推廣至全世界的習慣……。此外,在飲食習慣方面,對於中國人來説,「日本的奇怪之處」也很多。例如,「拉麵搭配米飯」。中國人認為,主食加主食算怎麼回事?「料理都加生雞蛋」。日本人喜歡在烏龍面、蕎麥麵條和大碗蓋飯等之上澆上生雞蛋,中國人簡直感到難以置信。有日本人在吃日式牛肉火鍋時也會放入生雞蛋,在中國人看來,據稱也「無法理解」。
中國人難以理解的日本習慣還有很多,但下面將目光轉向日本人難以理解的中國的習慣。
(1)為什麼總大聲説話?
日本人感覺中國人説話聲音太大。即使是普通的閒聊,很多時候也會感到好像在吵架。這是民族性的差異,但我聽説在中國,大聲清楚地講話給人的印象更好。在發表演講和作報告時,都需要大聲講話。此外,還與中文的發音不無關係。中文有送氣音和不送氣音、四個聲調等,如果不清晰地準確發音,有時含義將完全不同。也就是説,如果不大聲清楚地説話,就無法表達想説的含義。
(2)為什麼中國人很有酒量?
當然,日本人也喜歡喝酒。但無論是啤酒,還是日本酒和威士忌酒,酒精度數都很有限。第一次喝中國白酒的日本人都會對其強烈性感到吃驚。同時,不喝乾還不行。在不斷有人勸酒的中國式宴會上,日本人左右為難,「拒絕感覺不好意思。但是,已經喝不下去了」,於是會産生痛苦的感覺。
(3)為什麼茶竟然很甜!
日本人最難以理解的是,或許是裝入PET瓶的綠茶。究其原因,是因為其中很多放入了糖,味道被調得很甜。對於「甜的綠茶」、「甜的烏龍茶」、「甜的紅茶」等也感到吃驚,但是,有些中國人將葡萄酒、雪碧(Sprite)、威士忌酒和甜的綠茶摻在一起喝,日本人似乎感覺難以置信。
(4)洗手間沒有衛生紙……
例如機場的洗手間。中國最近十年裏實現了驚人的進步。如今,機場的洗手間可以毫不猶豫地使用。但是,公共洗手間仍有待完善。日本人習慣於清潔的公共洗手間,中國的「你好洗手間」(蹲坑沒有門和隔板,或隔板很低,如廁時能看到旁邊的人)和沒有衛生紙的洗手間無論如何都令人難以接受。
日本人眼中的「中國的奇怪之處」還有很多,例如「電梯很嚇人」、「菜餚的油太多」、「不知道商品價格已包含稅金」等等。
我們無論如何都難以擺脫「用自己的尺子去衡量別人」這種情況。文化根源相同的中國和日本更是如此。要進行溝通,首先應該從理解對方的習慣開始。
順便説一下,我能理解大多數中國的習慣,但如今仍不習慣的是,即使在電梯裏按下「開」的按鈕、讓其他人先上下電梯,大部分人也不會對我點頭示意,同時就算在綠燈時走過人行橫道,或許也會感到有生命危險。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