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1998年,我在著述中提到「今後20年中日關係不會好」;2004年在日本參議院國際問題調查會上發言時也再次提出這個觀點,並指出「亞洲進入了二強時代」;2005年又在我的新書中更進一步強調:「日中友好時代結束了!」在這本由日本平凡社出版的書中,我陳述道:「國力發生變化的日中兩國迎來了構築新的鄰國關係的時代。雙方為追求國家利益發生一些小的衝突也是毫不奇怪的。重要的是要以追求和平的心態去處理這些問題。」
近日讀到環球時報社評《「冷和平」的中日不可朝「冷戰」走》,覺得其觀點和我10年以前提出的預警性觀點十分相似,於是想就冷和平問題再陳述些新資訊。
社評説,中日關係如今很糟糕,而且接下來的趨勢也不容樂觀。兩國實際上已處於‘冷和平’狀態,當務之急是要努力防止雙方關係滑向冷戰。」
文章還對以下情況表示了深刻的焦慮:對兩國艦機發生擦槍走火的擔心頻繁走進公開討論。對於萬一發生中日軍事衝突,兩國社會似乎正在完成心理準備。
對此,文章提出:「中日兩國都應當有‘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打第一槍’的堅決自我約束,這須是誰都不突破的紅線。」「中日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友好時代中短期內不太可能回來了,雙方要面對現實,先維持住‘冷和平’,然後為再一次關係正常化創造條件。不朝冷戰走恐怕是雙方社會的共同意願」。
我非常贊成這個觀點,其實日本一部分防衛方面的人士也持這種觀點。比如,日本自衛隊中有高級將領就説過,在東海上空和海上,中日之間現在處於一種緊張的高原狀態。也就是説,從緊張的等級來講是一種高級別的,但從趨勢上講,中日雙方都想維持住平穩狀態,不想擦槍走火引起兩國的重大軍事衝突。
9月29日,中國駐日大使館在東京舉辦慶祝國慶宴會。在宴會廳裏,我碰到現任防衛大學校長的老朋友國分良成。談到中日關係時,他説:「日中之間必須要維持住和平狀態,一旦發生衝突,會不可收拾。沒有了和平就什麼都沒有了。」
雖然冷和平不是真和平,僅僅是一種緊張局勢的高原狀態,但即便這樣也比直接發生軍事衝突為好。中日之間在軍事、外交上的對峙和較量,今後還會持續下去。確實如環球時報社評所説:「怎樣在這樣的背景下保持冷靜,不發生擦槍走火事件,成了考驗中日兩國政府和軍方智慧的重大課題。」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著有《新華僑》、《蛇頭》、《解讀中國全省事典》、《獲得世界市場第一的顧客戰略》等50多部日文著作。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