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 因為出生年代關係,從小離家生活,養成了吃百家飯的習慣,不拘食材貴賤,注重味道合口。後來因為工作關係,需要四處出差,常在各國各地走,所以,我的吃口很雜。
上世紀90年代是我集中寫作和參與電視製作工作的時期,日本NHK專集節目攝製組的一幫日本人跟我到處轉悠。每集節目的攝製人員幾乎都不相同,所以累計起來跟我一起拍攝過電視的日本人達到相當大的規模。
記得有一年,我和NHK專集節目攝製組去中東採訪。我們先訪問了阿聯酋的杜拜,然後坐飛機跨越波斯灣,飛到有「伊朗的深圳」之稱的格什姆島,進入伊朗境內。在格什姆工作幾天之後再奔伊朗首都德黑蘭。
進入伊朗境內後,儘管馕很好吃,但是顯然肉食偏多,攝製組的每個成員都漸漸地開始懷念起蔬菜烹製的菜餚來。有人早早地告訴我,德黑蘭有中餐館,表達了一到德黑蘭就要去吃中餐的強烈願望。
我問大家:「到德黑蘭後想吃什麼中餐?」令人驚訝的是幾乎大家都異口同音地回答:「湯麵加蕃茄炒蛋。」
幾天之後,我們終於到達了德黑蘭,找到了那家中餐館。伊朗人店長看到來了一大幫外國人,便親自走過來服務。我理所當然地吩咐他上湯麵,再來一大盤蕃茄炒蛋。結果,店長硬是沒有明白我希望吃什麼菜,再三叫我解釋什麼是蕃茄炒蛋。我解釋了半天,他還是疑疑惑惑地問我:「蕃茄加上雞蛋?」同時,比劃了2個圓圈給我看,表示這怎麼能做成菜吃呢?
我們大家的英語表達能力到頂了,再也説不清什麼叫蕃茄炒蛋了。我一急,乾脆問:「你這家店的廚師是中國人?」他説是呀。我説,那好辦,你就直接跟廚師説吧,他肯定明白我要的是什麼菜,也一定會做。
店長有點困惑而無奈地去了廚房。少頃,他一臉興奮地走了回來,説:「廚師一聽你們要蕃茄炒蛋,立即興奮了。説來的客人絕對是中國人,叫你去廚房,要吃什麼就點什麼。」攝製組的日本人全都歡呼了起來,對我説:「你點什麼,我們就吃什麼。」
於是,我點了一大堆久違了的中國家常菜。看到我們一副狼吞虎咽的模樣,店長露出滿意的表情。等到我吃完後,店長悄悄地走到我身邊,要我把蕃茄炒蛋這幾個漢字寫下來,説:「明天起,蕃茄炒蛋就是我們店的招牌菜了!」
一晃眼,已經好多年過去了。此後再也沒有機會重訪伊朗,不知道蕃茄炒蛋在德黑蘭普及得怎麼樣了?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著有《新華僑》、《蛇頭》、《解讀中國全省事典》、《獲得世界市場第一的顧客戰略》等50多部日文著作。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