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形狀(100)【熱海】羊羹老鋪的熱海風味
2017/02/08
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張維中:離開早開的春櫻溪水小徑,看盡天然好景,視覺縱使已經滿足,但身體卻也忽然感覺亟待補給。嘴饞了,那麼不如就來尋找熱海當地的傳統老鋪吧!在日本,每一個極具歷史的城鎮,勢必都會有歷史悠久的和果子店。因為人生苦短,甘美的和果子,永遠都能在適當時分,扮演起拯救靈魂的萬靈丹角色。
從「熱海銀座商店街」背對著親水公園的方向一路直走到底,有一間我喜歡的百年和果子老鋪,同時也是拜訪此地不容錯過的重要地標。這間名為熱海「本家常盤木」(ときわぎ)的老店創業於1918年,主要聞名的和果子是以羊羹為首。號稱百年相傳的手工和果子製作技法,時至今日衍生出各式口味,包含了最傳統也是最受歡迎的招牌本煉羊羹、小豆羊羹;有使用四國高知縣産的栗子、柚子,製作而成的栗羊羹和柚子羊羹(冬季限定);還有用京都抹茶作成的抹茶羊羹。
![]() |
既然特地來到靜岡了,或許就想嘗嘗使用當地食材製作而成的羊羹吧?那麼很推薦試試看熱海生産的夏蜜柑製成的熱海蜜柑羊羹。柑橘的香味清新可口,顛覆羊羹濃稠過甜的印象。可惜是只有夏天才有出品限定産品。時程錯過了,那麼就試試看也是使用産自靜岡的梅子,製成的梅羊羹吧。羊羹內添加進紫蘇,兩種口感融合起來,甜中略帶鹹味,可説是店裏販售的羊羹中,最特殊的味道。
但我個人更為推崇的,是跟店名相同名字的一種羊羹,常盤木。常盤木羊羹跟一般羊羹綿密的口感完全不同,製作方式是把羊羹自然風乾,做成一種粗脆的特殊羊羹。表面因乾燥而生成糖分結晶,咬下去時先是一層薄薄的脆皮,但內餡則保有紮實的羊羹原感,算是一次能品嚐到兩種感覺的羊羹。從初代創業者前澤鶴吉到當今四代目的曾孫壽美江,熱海「本家常盤木」宣稱不使用任何添加劑,因此包括常盤木在內的所有羊羹,賞味期限都很短。提醒大家購入之後,最好幾天內就能吃完,否則就會愈來愈硬,失去美味。
有趣的是,這間「本家常盤木」的店名其實是用日文片假名寫成的「ときわぎ」,而在十字路口對面,則有另外一間是用漢字「常盤木」店名寫成的「常盤木羊羹店」。原來,這間「常盤木羊羹店」是在「本家常盤木」二代經營者時,從家族成員中分支創業的店家。比起「本家常盤木」來説,「常盤木羊羹店」似乎更懂得新時代的行銷手法,除了在店內開設年輕人喜愛的咖啡館以外,也嫺熟運用網路社群和媒體報導的力量,增廣知名度。
本家常盤木,常盤木羊羹店,源頭雖然一致,但現今卻互不承認,甚至連「暖簾分家」都不認同,僅認為自己才是最正宗繼承祖先遺志的百年老店。要説哪一間才是正宗呢?抑或是哪一間才是傳承了真正的原始美味?一條馬路,對站著兩份命運,隔出了兩個看似對立的店舖。不過,在我看來,他們其實卻又是共生共用著歷史資産的和果子老鋪。
有故事的地方,就有日本和果子。和果子店故能淵遠流長,讓身為旅人的我們,能從老鋪的建築、歷史和食物的口感中,體會那恍如包裹在內餡中,記錄著一個地方的歲月。
![]() |
張維中 簡歷
台北人,現居東京。在臺取得文學碩士後,08年來日。早稻田大學別科、東京設計專門學校畢業。現于東京任職傳媒業。大學時以長篇小説踏入文壇。近作為散文《東京模樣》、遊記《愛的魔幻旅行》、《東京,半日慢行》、《一日遠方》、小説《戀愛成就》。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