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158)鄧小平和毛澤東誰更偉大?
2017/02/28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2月上旬,我認識了一位25歲的女編輯。她進入出版社只有3年時間。作為一個新人,很快成為圖書的編輯,從今年春季開始,工作進入第4年。
她偶然閱讀到我在網際網路上發佈的有關中國人和日本人育兒差異的報道,對我産生了興趣,於是和我取得了聯繫。她、一位不到50歲的男編輯和我,3個人見了面,談到了與中國相關、接下來寫什麼樣的書為好這個話題。
在天南海北閒聊的過程中,我偶然提到了「鄧小平」這個名字。在中國不斷實現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鄧小平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以1978年底開始的改革開放為契機,中國實現了在世界上看起來罕見的經濟發展。
但是,那位25歲的女編輯帶著茫然的表情。隨後問我,「鄧小平是誰?」
我非常吃驚,但那位男編輯説,「中島女士,她出生於1990年代。不知道也是理所當然的。日本的年輕人甚至連田中角榮都不知道」。
原來如此,是這麼回事啊。説起來確實如此。我注意到,平時我很少和20多歲的人交往,因此我的感覺有些奇怪……
她想了一會説,「啊,這麼説,感覺曾在歷史教科書上學過。還有毛澤東這個人吧?大概很有名吧?在中國,毛澤東和鄧小平誰更加偉大呢?」
以前,從來沒有人問我這樣的問題,我在感到吃驚的同時,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於是,那位男編輯準確地解釋稱,毛澤東是中國建國之父,而鄧小平則是打下中國經濟發展基礎的人,這2個人在中國是最為有名的政治家,沒有這2個人,就沒有現在的中國,她似乎也表示了理解。
她對中國的情況完全不了解,但是她説想寫有關中國的書,想進一步理解中國。對我來説,這件事讓我感覺新鮮,令我思考很多。
我的周圍全都是非常了解中國的朋友。到處都是與中國有關的人士,甚至有時感到厭煩。
在大學裏研究中國經濟和中國政治的人、在大眾媒體擔任中國相關報道的記者的人、因工作而常駐中國的人……。同時,年齡也集中於40~50多歲,我總是與具有相同邏輯、相同思維的人交往。
的確,我也並不認為他們是「平均的日本人」,但終於認定我與身邊的人的世界就是日本整體,存在危險的一面,即認為「作為常識,讀者肯定了解這種程度的事情」。但是,這是嚴重的錯誤。
沒想到的是,2月19日是鄧小平的忌辰,在日本也得到小規模報道。鄧小平1997年2月19日去世,一個時代就此終結。他未能親眼看到香港回歸中國這一歷史性事件。
在香港回歸之時,我身在香港,而且經常去相鄰的廣東省深圳市,在當時,深圳的開發剛剛開始,仍是保留著田園的鄉村小鎮,但如今實現了令人驚異的發展,考慮到這一點,有恍如隔世之感。
鄧小平去世正好過去了20年。當時,女編輯只有5歲。中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在日本,自己的常識也不再適用。
今後面向連毛澤東和鄧小平都不知道的年輕日本讀者,應該如何介紹中國呢?我們媒體人必須積極加以思考。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