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227)現在的你,幸福嗎?
2018/09/24
幸福的條件因人而異。實際上很多都很簡單,但需要智慧,也就是説需要冷靜地考慮自己的處境和狀況,然後由自己來對幸福進行定義。
據説美國哈佛大學有一項持續了75年的研究,名為「格蘭特研究(the Grant study)」。該研究以曾在哈佛大學就讀的268名男性為對象,在其畢業後每年進行健康診斷和心理測試,對戰爭、工作、結婚與離婚、育兒、晚年等人生遭遇進行跟蹤調查。
其中,有一個項目叫「什麼讓人變得幸福?」,結果,很多人回答是「良好的人際關係」,這給我們帶來幸福和健康。
我曾在這個專欄中講述過,孤獨似乎容易導致壽命縮短。
哈佛的研究也得出結論稱,孤獨導致健康和大腦的功能下降,令人無法獲得幸福感。順便提一下,據説美國人的5分之1感到孤獨。
但是,能獲得幸福感的人際關係並不在於人數。而在於品質。
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離開家鄉日本,在中國生活。那還是網際網路並不發達的時代,在日本的朋友關係變得疏遠。在日本曾經就讀的學校的相關名冊裏,我甚至曾被列入失蹤者名單。之後回到日本,首先感受到的是孤獨。包括家人在內,大家全都建立了自己的生活圈,因此很難融入。
我回國後的生活首先是從交朋友開始的。在過了大約1年之後,終於有了朋友,這才感到擺脫了孤獨。
另一方面,離開中國後,在中國時的人際關係與之前相比當然變得疏遠。不過,雖然感到有些傷感,但如果隔了幾個月去中國,還是特別希望見到某些人。包括我完全不會説中文的時候開始照顧我的人、早稻田大學同學會的朋友,其中還有像家人一樣的朋友。我再次感到,帶來幸福的人際關係並非在於人數,而在於品質。
不論如何,希望大家不管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中,如果被問到「你現在幸福嗎?」的時候,都能回答「是的,我現在很幸福」。
![]() |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