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眼(255)早安,日常平安,祝大家諸事順心
2019/02/07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早安,祝大家豬年進步。你的早晨,吃了早餐沒有?
中國的過新年,年初一會茹素的讀者應該也不少了吧?早餐吃什麼,似乎也是一個很需要考慮的問題。有些朋友的處理方法有點阿Q。
只要第一口吃的東西是素就可以了。所以,他們可以去一些農曆年也開門的茶餐廳,吃一個指定的港式早餐,火腿絲通粉,多士,煎蛋,只要第一口吃的是麵包或是雞蛋,也他們吃的第一口,也是素食了。
然後,就是一整天不斷吃蘿蔔糕馬蹄糕煎堆油角的時間了。
大過年,高高興興,也是開心的。
2019年,你有什麼新年願望?我的願望,每次都好像沒有很成功。上年的時候立志想自己有腹肌,也只是有上面四塊,下半的兩塊也沒有出來。今年的願望,其實有兩個:一、希望自己吃飯的時候,可以好好吃飯,不要處理公務。不要玩電話,上司的whatsapp 不要看,不要回電郵,記者打電話來取材我可以説「我在吃飯可不可以兩小時後才回你?」。二、我希望,我這輩子都不會再花任何時間,在等位這件事情上。
比方説,日本的朋友來香港的時候,都不知道為什麼,會跟隨著一些日本人寫香港的旅書,去一些我從來都不會去地方。比方説,有一家出名服務態度惡劣,賣味精水雞湯叉燒意粉和炒蛋的茶餐廳,五年去一次,也許都已經夠知道香港服務業的水準可以有多惡劣。但排隊的客人,除了是時間成本很低,一小時根本一點也不值錢之外,還有一種被呼喝而得到神秘而難以理解的快感,簡稱「m」感吧?要不然,我真的不可能覺得旅行之時,在人多擠迫價錢貴不特別好吃的餐廳過日子,是一種可取,而且被視為是「必去」的體驗。每次有日本朋友説要去那家餐廳,我都會想起一個字:patronizing。大概日本人太習慣服務需要有一定質素,所以在旅行的時候,就需要被待薄一下,就像很多城市人在大都會見人太多,就想去非洲大陸,看看老虎獅子大象如何弱肉強食茹毛飲血嗎?
更甚者,也有不少日本朋友來香港的時候,對早餐有一種莫名的偏執。他們不知道從什麼電視節目,或是什麼雜誌中看過,説香港人吃早餐的時候,「一定」會吃粥。即所謂的「定番」,我看著他們的「建議」,説早餐想去吃粥,我就有點頭痛了。過去十年,我也沒有吃過粥了。早上醒來,時間已趕,粥很熱,吃一次粥需要三十至四十五分鐘吧?有這樣的時間為什麼不多睡一會兒?所以,你要我找那一家餐廳吃粥,我也只可以找google 大神了。
每個地方的人,也有他們各自的地道生活。去旅行的時候,真的需要過「地道生活」嗎?就像很久之前,我看過一些日本男藝人去越南等亞洲地區旅行,都好像要他們在一些露天,席地,有點小臟的路邊攤吃pho 或是喝超甜煉乳開的越南咖啡,才叫地道正宗。這種想像,當然是由各式各樣的媒體去塑造。
有幾多人真的是每天都會去粥品店吃粥做早餐?只要把不是平常的事情,放到電視上,看的人沒有在那地方生活過,就會覺得那些事,是那地方的人的「日常」嗎?就正如,當我們看到一些香港的旅遊節目,節目中有一個港女,在吃飯時打黃腔説有味笑話,再到處摸人家「不准觸碰」的貴价名牌潮物,就會下意識的認為所有香港女人都是那麼不要面不顧身世嗎?
我不知道。很多人都批評傳媒工作者愛「以偏蓋全」,「小事化大」。但有時我會想知道,究竟是觀眾想這件事發生,還是傳媒工作想這件事發生。
豬年伊始,香港人很愛叫大家「唔好咁豬」(即不要那麼笨,那麼蠢)。這十年,我不斷的寫,也只是希望大家「不要那麼豬」。後來我發現,有時候用豬去形容某些香港人,也是侮辱了豬。希望大家新年,事事順境,開開心心。
![]() |
健吾 簡歷
80年生,香港專欄作家、香港商業電臺節目《光明頂》、《903國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著書超過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東亞流行文化軟實力及多元性別關係等議題。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