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鮮鮮鮮(106)1萬日圓大鈔的三個男人
2019/04/24
現在日本教科書也已把聖德太子是廄戸王寫出來了,不再過度強調他的業績了;或許也是因為他成了1萬日圓大鈔人物,才會讓日本歷史界費了精力去還回他的真面目,拂去了至今穿鑿附會在他身上的業績,不再有超人形象,不知是喜是憂,萬元鈔人物的壓力顯然也很大,還得經的起最新的歷史考證呢!
![]() |
福澤諭吉 |
在東京麻布十番善福寺的福澤諭吉的墓非常簡樸(劉黎兒攝影) |
現在用的福澤諭吉是明治時代教育家、社會運動家,也是慶應義塾大學創辦人;他曾多次走訪歐美各國考察,痛感西方國家的優勢,因此將日本的私塾教育改革成跟西方一樣的現代化學校制度,明訂學費與課程內容,確立國家長遠儲備人才而提昇競爭力的體系,這是他對日本千秋萬世的貢獻。
但他在跟中國、朝鮮等打交道過程中,對照了先進的歐美,覺得亞洲相對落後而不夠文明,更下定決心想「脫亞入歐」,寫了《脫亞論》,認定了「日本國民精神已脫亞洲固陋,轉向西洋文明」,他興學最重要宗旨就是脫亞,讓日本躋身先進國家之林;脫亞論的另一面就是強調日本相對於其他亞洲國家的優越性,這也是蔑視亞洲觀的開始,也是日後的侵略論的開端;也因此當今日本右傾人士也還津津樂道福澤諭吉的各種説法,他的歷史論斷,或許要等到更後世才能確立吧!
福澤諭吉,我覺得比較有意思反而是他死後的墳墓樸素到不行;雖然至今「諭吉」都是1萬日圓代稱,2萬日圓、3萬日圓就叫「諭吉2人」「諭吉3人」等,是錢財的象徵,但我在東京麻布十番散步到善福寺時,發現福澤諭吉夫妻的墓,非常小且簡單的墓碑,比起一旁的香頌歌手越路吹雪的豪華的墓,更彰顯了教育家的風範!
這次要新換的萬元鈔人物的澀澤榮一,我對他原本不熟悉,而是對他的孫子澀澤敬三較有認識;我近年著迷於民俗學家宮本常一的研究與行跡,而敬三長年贊助宮本常一,對日本民俗學有很大貢獻,他本人也是民俗專家;澀澤榮一會有這樣的孫子,讓我認為至今所傳的榮一的豐功偉業或許較為真實吧!
澀澤榮一跟福澤諭吉一樣,曾歷訪歐洲各國且居留一年半,目睹現代化的經濟架構以及産業科技文明,在1869年成為大藏省官僚後,制定日本廢藩置縣後的財稅制度、國立銀行條例、鋪設鐵路,也建了現在成為世界遺産的富岡製絲廠的第一個現代紡織工廠等,但因為跟明治第一代的內務卿(相當於首相)大久保利通理念不合,很快就棄官從商。
原本澀澤榮一就認為要讓日本現代化,最重要的就是發展産業,而且他想打破官尊民卑的階級觀,建立平等關係的社會,這種想法或許也是榮三跟宮本常一「從底邊來理解社會大眾」民俗學觀的淵源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