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邦富的日本管窺(281)日本機器人企業在中國可以大有作為
2020/01/10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去年12月下旬,我帶著京都的一家機器人企業的負責人去中國國內跑了好幾個地方做市場調研,在工廠現場感受到許多市場的熱切需求,也使人看到了中國企業及地方政府對工廠自動化和智慧化的熱切渴求。
在河南某地一家非常現代化的麵條加工企業,主管生産的負責人拉住我們不放,擺出了許多他們面臨的瓶頸性問題。比如,工廠雖然看上去非常現代化,但是對這些自動化設備的滿足度卻只有60多分,僅僅過了合格線,希望能從自動化及智慧化角度下手,將效率及滿足度再提高30%。原定的1小時左右的參觀時間被拉長到了將近4個小時,這才戀戀不捨地讓我們趕往下一站。
蘇州某地號稱是中國四大綢都之一,紡織絲綢業佔該地區工業經濟總量的90%以上,是當地的主導産業,規模龐大、門類齊全、配套完善、産業鏈完整,是中國最大的紡織産業生産基地、出口基地和産品集散地之一,其發展目標是成為中國最大、世界聞名的絲綢紡織生産基地。
![]() |
但是,紡織行業面對人口紅利消失、原材料價格上漲、環保壓力增大、出口縮減等現實問題,目前正處於轉型升級的轉折點,局面不容輕視。面對紡織企業的發展困境,當地從政府到企業都表示想通過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和智慧製造來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以「機器換人工」、「自動換機械」、「成套換單臺」、「智慧換數字」等方式,來解決勞動力缺乏、部分崗位安全性等問題,從而帶動行業轉型升級,使行業在激烈市場競爭生存。
據當地擅長手外科治療的某醫院2016年統計,全年總出院人數803人,其中當地患者達近半數的350人左右。根據受傷部位劃分的病例類型來看,有手電鋸傷、手指切割傷、手指擠壓傷、手絞傷,前臂傷、手砸傷以及腳砸傷、跟骨骨折,取內固定等類型。
所以,當地政府和企業急切地希望前去考察的日本機器人公司能夠為容易造成員工受傷入院的工種及相關設備、因環境惡劣(如高溫等)造成工人容易受傷或不易招收工人的工種及相關設備、重覆動作可以用機械或倣真手臂替代的工種和相關設備提供智慧化解決方案。
該地屬於這紡織絲綢行業的年營業收入超2000萬元的規上企業就有317家,對自動化、智慧化的需求有著非常吸引人的市場魅力。
通過這樣的市場調查,日本的機器人公司看到了中國企業的真實需求,也感受到了市場的魅力。第一次隨團前往中國考察的技術負責人在出發前明確表示:「我可以參加考察,從技術層面提出我的分析和建議,但我堅決不想到中國去工作。」但是,考察完畢後,他卻説:「中國有那麼多的市場需求,顯然可以大有作為。如果需要,我願意到中國來負責這方面的工作。」
![]() |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